第27页

沈若拿起仔细端详,二十一世纪所有的手工艺品都贵,民间也有会草编的匠人,曾经他好奇买过一只蚂蚱,和小贩做的大差不差。

不过后来被他拆了,因为他想看看这草编蚂蚱究竟是怎么编的。然后等他一步步拆完一步步分析,最后……他就装不回去了。

那只精致的草编蚂蚱最后成为一小堆枯干草,沈若还是很遗憾的。

他挑了两大两小捏在手里,随后状若无意地问起:“我还想买个汤婆子,小哥知道哪儿有的买么?”

沈若知道杂货铺里肯定有,但是不知道行情,要是这个小贩知道那就免得自己还要一家家去问了。况且他在这里久了,肯定对各家的价位也有所了解。

小贩原本就对他有点好感,听到客人问立刻就道:“这位小哥儿,你这可是问对人了。我家亲戚就会做汤婆子,那‘李记杂货’就是从我家亲戚那儿进的货,他家卖都是一两银子一个,大些的要一两半呢。”

沈若原本对汤婆子的预期价位也差不多是一两,在古代像铜啊铁啊这些金属价格都贵,汤婆子用的也不是纯铜,杂质偏多,但价格也不会便宜到哪里去。

不过听小贩这么说,沈若觉得自己应该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买到。

“那我能找你亲戚买么?”沈若问道。

小贩苦恼地皱了下眉,轻声道:“小哥儿有所不知,这杂货铺和我亲戚是签了契约的,不能卖给其他人。”

沈若表示理解,行业垄断在古往今来都是同样的命题,而且自己也和蓝帆签了类似的契约。

但难免有些遗憾,买东西永远都是找商品源头买的最便宜,不过买不了那就只能去货比三家看看了。

小贩见他面露难色,心直口快道:“不过我亲戚那儿还有些残次品,是新的但是是杂货铺不要的,这倒是可以卖给你。”

沈若倒是不太介意有瑕疵,反正就是一个汤婆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