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阿稚唤高怀瑜兄长……

燕国皇室中,如他这般年纪的人,萧淙知道的也就只有高珩了。昨夜听到他那样喊高怀瑜,萧淙便猜出了他的身份。

“阿稚……竟是高珩。”萧淙嘴角露出几分笑意,“大燕第一美人……倾国倾城之貌。果然名不虚传。”

初见时他便觉得阿稚惊为天人,绝非出身普通人家……没想到竟是大燕皇室之人。

可是……元熙竟已将他纳入后宫!

珩儿乃是大燕皇子,元熙竟然如此羞辱于他。

珩儿是高傲的凤凰,一身傲骨,怎能成了被元熙关进笼子里豢养的鸟儿!

来日他定要将珩儿从元熙的魔爪下救出来!

……

抓了萧淙,不过是送封信去南朝的事,元熙处理完便没再多费心。

清河王册封礼的事倒是已经闹了好些天,原本还好些人冒头反对,结果高怀瑜一遇刺,都没几个人说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帝是故意闹事找人削,但几家勋贵也不是说动就动的,皇帝再怎么闹都是小打小闹,不可能真的下多重手。而他们要是压下皇帝一头,皇帝日后干事都得掂量着点。

可这节骨眼上,安阳侯遇刺了。

皇帝要是混蛋点,直接亲自把这屎盆子扣他们头上,那他们就是谋害朝臣。

于是众人都不约而同地闭嘴了。

礼部按照元熙意思改的册封礼章程,就那么没受任何阻碍便通过了。最惨的杨西依旧在家里待着,成日愁眉苦脸大呼倒霉。

元熙把高怀瑜受册礼的日子往后推了推,册礼仪式流程繁琐,他可不能让高怀瑜带伤接受册礼。不然那就不叫册封了,那叫折磨。

册礼仪式虽然往后挪了挪,但他正式下了诏书,册封高怀瑜为清河王。

诏书是韩尽忠亲自送到高怀瑜府上的,安阳候府的人里里外外跪了一地,高怀瑜匆匆从寝室出来,正要跪下听旨,韩尽忠一挥拂尘,道:“陛下口谕,‘让安阳侯不必跪拜领旨’。钦此。”

高怀瑜愣了一下,颔首道:“臣遵旨。”

韩尽忠这才展开册封诏书,朗声诵道:“诏曰:德懋懋官,功懋懋赏。昭德以爵,昔王彝训;任贤使能,有国令典。安阳侯琅,器质卓绝,风神俊秀,文德武功,宏远大才。往因丧乱,立守燕地,抗除多难。诚节可嘉,身定大功。可使持节总管金、同、康三州诸军事燕地安抚大使,加授上柱国。进封清河郡王,食五千户。”

“臣领旨谢恩。”高怀瑜双手齐眉。

韩尽忠郑重合上诏书,交到高怀瑜手中,道:“恭喜王爷。”

“多谢公公。”高怀瑜抬起头来,却依旧垂着眸,目光落在那份诏书之上。

原本以他的身份,也算是投奔来降。他以为皇帝这份册封诏书,会是通篇的自己如何“远慕朝风”,如何识时务早早归顺大魏。那样大魏自然是富强昌盛,引得外人归属,而他可就真成了丢下故国投降归顺……

一般册封归降的人,本质不都是借机夸耀一下本朝么。

结果皇帝却是先夸了他的德行才干,又夸他当年在燕国如何有功。半字没提他身为燕国宗室,却早早跑到魏国来。

而他如此功劳,却在燕国备受迫害……这分明是又一次在打脸高玮这个前燕国皇帝的脸。

当初元熙带他回到玉京,封了他安阳侯,却没给多少权力。而这份诏书册了他为清河王,又给了金、同、康三州军权,这三州可是当年燕国与南陈的边境。

占据这三地,再往北攻回建平轻而易举。皇帝这是差不多把整个燕国旧地都交给他了。

把这种地方交给自己……高怀瑜也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何种心情。

他想起一个词,放虎归山。

皇帝居然如此信任自己么……他竟然一点也不怕自己经营这些地方,将来一举大燕旗帜,就地复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