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页

而再想想容与如今的冲天之势,联想到居然有人大言不惭的开口要封杀对方,更是觉得这事透着一股荒谬。

简儒文虽然早就做好了被人笑话的准备,但却不妨这笑话来得这么直接,他已经许多年没有被人这样下过面子了,一时间心里着实恼怒,淡淡开口,“我倒不觉得有什么好笑的,再怎么如何,容与如今也不过是一个小辈。”

他心里也的确是这样想的,如今他只不过是没认真计较这事,真联络了官场上的人脉,容与一个小小的文人,文学成就再高又能如何?

简容和他有着同样的想法,她许久不来这种场合,出现后又是这么一副瑟缩姿态,在场的淑女名媛们相互交换一个眼神后,都心照不宣的露出了一个讥笑,同样说起了简家这次闹出的笑话。

简容如今最听不得的,就是有人在她面前夸陈知意,到底没忍住开口,“到底只是一本通俗小说,纵然取得了一点成就,也难登大雅之堂。”

因为是在公共场合,她没把话说得那么白,只隐晦的流露出了一点态度,但也没掩饰住话里话外对容与的轻视和看不起。

其余淑女没想到都到现在了,这人竟还看不清形势,寻常的通俗小说是比不得其他显得高级,但这本《保罗》能是寻常小说吗?

不过如果要深究起来,《保罗》现在声势虽然浩大,却真的是既没拿奖,也没得到什么实质性质的影响成就。

它出世的时间终究是太短。

但所有人也都知道,照着这样的事态发展下去,近代文坛,或者说世界文坛上,绝对会有《保罗》的一席之地。

想到这里,大多数人也就不屑于再和简容辩驳了。

简容和简儒文今晚,勉强将那些笑话人的话反驳了回去,但等到第二天早上,这些笑话人的话却又重新扇到了他们脸上。

文学成就再高又如何?难登大雅之堂?

由时局政府开办,中央宣传部长兼职,在港、澳及美、欧等地均有发行的《中央日报》,翌日清晨转发了《伦敦日报》上有关《保罗》的新闻。

言辞之间,对该小说极为称赞。

第一个为这本小说背书,肯定了它的影响力的权威,出现了。

第52章

《保罗》现在最需要的, 是时间。

认真论起来的话,它其实才刚刚崭露出头角,离真正站稳跟脚, 还差着一点积累。

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有了更为方便的联系方式,比如某个家族里的某位成员,就常和美国总统通电话。

但越洋电话的成本太高, 这种过于奢侈的联络方式,目前只能供给最上层的那一拨人使用。

大多数人如陈知意,想知道国外的消息,还是得靠更加缓慢繁杂的信件和电报。

不过自从收到《保罗》火了的消息后, 华纳就找了点关系,借用上了越洋电话, 如今他和英国那边的联络已经要方便了许多。

陈知意前天刚把周妙妙送上了去沪市的火车,再过几天, 她的学校也要开学了。

她不打算住校, 也不打算搬家, 她现在住的这座房子,周围本来就有几所大学, 燕京大学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