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黎黎径直去往菜市场,把短缺的食材都补齐全,因为手里的东西太多,她返程时叫了一辆三轮车。
类似于民国时期大上海那种的黄包车,毕竟现在不是家家有汽车的年代,出租车也少,巷子口全都是这种小三轮拉活的。
尤其菜市场门口,更是聚集不少。
拉活的师傅是本地人,四十出头十分善聊。
他热情帮助姜黎黎把东西都抬上车,还抬手胳膊让人扶着上车。
姜黎黎道谢后,他就自来熟的笑问道:“姑娘,你听口音不是我们本地人,这是嫁到京城了?”
姜黎黎轻笑,“没有,来这里谋生罢了。”
师傅爽朗一笑,上车用力登动着车子,车子缓缓走开,他才接话道:“谋生也好,总归这地方大,有发展的前途,咱们现在国家大力发展,呆在这里就错不了。”
姜黎黎扶着扶手笑了笑,觉得这大叔眼界宽阔,她接话:“是,还是大地方机会多。”
“姑娘,你这正好要生娃了,到时候可以给他办本地户口,以后上学工作什么的可就方便多了。”
姜黎黎听闻,当下也考虑起来这个问题,随口问道:“叔,我不是本地人,只有介绍信行吗?”
那师傅赶忙说道:“哎呦,只有介绍信那可不行,介绍信都是有期限的,来这谋生的要不是有亲戚给你担保,要不就是工作有地方给你担保,这两样没有,介绍信到期可是要罚款的。”
姜黎黎听着有些头大,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懂的人,赶忙又问:“叔,假如我生孩子不能工作,介绍信还能办下来吗?”
“那估计够呛,你这种问题可得快些想法子,拖家带口的最好还是能有个本地户口,以后孩子上学也方便,如果你们两口子都没有本地户口,那就需要置办产业,买房买地买商铺都行,过户的时候把户口迁过来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