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页

炸丸子的香,那是隔着大半个村子都能闻得到的。堂哥苗恩祖闻着香就窜过来了。

他妈李翠芬是个勤快能干的人,但在家务上是向来马虎。在她看来,过年嘛,有鱼有肉,就算是特别丰盛的伙食了。至于说费心扒拉把肉按照七分瘦三分肥剁成肉泥,再添上各种调料,解腻的素菜捏成丸子不说还要入油锅炸香,那纯粹就是费劲又浪费的事儿。

至于说孩子嘴馋,不是还有老三家吗?苗老太还有苗勤之准备了好吃的,难不成还能不叫孙子孙女来尝尝?更何况她家孩子不吃,也是浪费给了外来几个崽子。

苗勤之也是真不介意,一点吃食罢了,费不了多少钱。再说虽则大人间算计多,有种种小心思,苗家小辈的几个孩子关系一直都很不错。

苗恩祖连着吃了一小碗,红薯丸子里头淀粉多,外表酥脆,内里却是软糯软糯的,还带着点甜。萝卜丸子汁水丰沛,就是刚出锅有点烫嘴,不过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刚出锅的才最好吃。肉丸子更不用说了,自家吃,不惜料,里头实打实都是肉,只添了一点点打了霜的大白菜解腻,吃起来弹性十足。

他解了馋,就见最小的堂妹呆坐在傻呆呆坐在灶膛前,脑门都快挨到灶口的火苗上了。

苗恩祖一伸手把人拉了回来:“你想什么呢,头发都快要被火苗燎到了了,到时候烧你个光头,看你哭不哭。”小丫头片子,还不到三岁呢,也不知道在哪儿学的,臭美地很。前些日子,苗老太想给她把头发剃了养养,死活不肯。

苗小喵抬起头看了堂哥一眼,然后又弯下了腰,双手拖着下摆,悠悠叹了一口气:“我想事儿呢!”

苗恩祖啧啧称奇:“还想事儿呢,你这么大个人能有什么好想的?”

苗小喵摆摆手:“你不懂。”

苗恩祖一把把苗小喵抱起来,自己坐到她刚刚坐的木头圆墩上,然后把她抱在怀里,道:“你不说,我当然不懂。行了,快说说,没准我就能帮上你呢。”

苗小喵在想的是张佳佳的事儿。那天没看到张佳佳,回头问姑姑才知道他被送到庙里去了。

张佳佳不是张领和吴明丽的亲生儿子。

张领和吴明丽结婚十年,一直没有孩子,连怀孕都没有怀过,去医院也检查不出什么问题。两夫妻就惦记着领养个孩子。

后来就把张佳佳抱回来了,夫妻两抱这孩子一方面是想着有个孩子以后老了有人养老,另一方面未尝不是抱着养子引子的念头。

但这孩子都抱来两三年了,吴明丽也没有开怀过。夫妻两这才慢慢死心,想着这辈子可能就只这么一个孩子了。对那小孩是好得不得了,十足娇惯。

谁知道突然又怀了呢,还生了个大胖小子。

养儿子费钱啊,渐渐地可不就看前头那个孩子不顺眼了。原本如果实在不想养,再把孩子还给人家亲生父母家,总也是个出路。

但那小子是他们在打工的地方领养的,据说是亲爹妈生在医院不想要了,这才给他们抱了回来。现在想回去找,那是万万找不到。

且不说找不找得到,光是出去一趟来回车票再加上住宿吃用也得好几百呢。平时看孩子多吃一口菜都眼不眼,鼻子不是鼻子的,又哪里舍得为了他花这笔钱。

听说附近有个寺庙收小僧弥,就把那孩子送了过去。

也不是什么大庙,就山里头的一座小寺庙,那山啊,说起来那山距离他们苗家村还不远呢,翻过两座山头就能看到了。

苗春荣当时说时,苗小喵马上张大了嘴巴,翻过两座山还不远?

苗春荣笑着点了一下她的眉头,笑道:“那算什么远的?”他们小时候无聊,翻山遍野到处走,还偷摸摸地从家里苞米地里掰过玉米,带到那野庙去烧着吃了。

那十年破四旧,庙里和尚,庵里尼姑都要下山还俗。那庙就空了,也是因为地处深山,没人去打砸,屋子虽然破旧,好歹还是好的。

苗春荣还以为那里一直空了下来,倒是没想到过了十多年,又有和尚去住,现在还打算收留小僧弥,一副长长久久经营下去的势头。

苗春荣说完,张尚成补充道:“现在不一样了。从我们这头去那边是难走,翻山越岭。但山那头可不一样。”

张尚成是做包工头的,县城还有附近的村镇都去做过工,所以知道。山那边的村子也通了路,只是不从他们这边过而已。去那庙里可是方便,把车子停在山下的村子里,再走上个把小时就到了。

因为附近也没有其他庙宇,所以陆陆续续香火也算可以。就好像他们这边只有一个玉龙庙,所以附近村子还有县城的信众都去玉龙庙上香,把那庙里的和尚各个养得是膘肥体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