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人认为他们是外地人,而外地人又认为他们是沪市人。
他们有着沪市的户口,可外地身份证号码的开头和成长中缺失的沪市记忆,又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浓厚的烙印。
对他们的父母来说,沪市是他们忘不了的故乡和根,但对这些来到沪市的知青子女而言,这里却是一个陌生的大都市。
他们在这里跌跌撞撞,只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待,努力担当起父母与故乡的纽带。
2007年,徐荷叶已经在沪市生活工作了十八年,尽管已经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沪市话,却依然觉得自己与这个繁华的大都市格格不入。
就在徐荷叶以为自己一生都要这样浑浑噩噩,一事无成。一觉醒来,她回到了1989年的那个三月,通往沪市的火车正缓缓前行。
——2021年11月10日
第22章 修房
石灰和青瓦这种东西呢,平时不常用。用呢,也挺难找。
这些年,大伙儿的经济条件好了,手里有了些钱,普遍就想倒腾房子,不管是建新屋,还是修补旧屋子,都需要砖头、石灰和青瓦。
砖厂瓦厂还有石灰厂根本不缺订单,都要先缴定金,约定好时间,人家排好单子烧好给你送给来。像苗勤之这样临时急要,不一定能找得到。
苗勤之把村里近一两年建过新屋,修过房子的人家都问了个遍,最后也只收到两袋石灰,半担青瓦。都是人家用剩下的,留着以后修房待用。
苗勤之和他们商量过后,称好水泥重量和瓦片数目,然后搬到了家门口,不过这些加起来还是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