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芬……谢谢你。”我会对你好的!在王建英描述的纸醉金迷的未来你,一定会好好待你的!
因为你值得!
作者有话说:
林秀芬:想啥呢?神特么值得,那是不在乎。不仅不在乎你,30年代还没必要在乎钱。反正以后要大通货膨胀的,现在攒钱没必要,有饭吃就成。狗头jpg
——
2 2月结束了,明天恢复单更。
不过还剩60章,22月底会双更的。
22月底更完它!
第89章 对比
新生儿脐炎搁2 2世纪算不得多严重的病症,但以目前的医疗条件来讲,孩子能不能康复,谁也说不好。再加上两大家子除了王建业,都很反对把孩子送去医院浪费钱。
对于李家而言,他们已经有了3子2女合计6个健康的孩子,老五本来就是多余的。对于王家而言,那是姓李的外姓人,关他们屁事?在人吃不饱饭的年代,所谓血脉亲情不过如此。
可王建业此人重感情重亲缘,且他毕竟当过兵,在部队里没少受教育。满脑子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实在做不到冷漠。因此,在大家不情不愿的时候,不得不每天都往医院跑。
劳累与麻烦在其次,这个时候的农村人,可谓是不怕苦不怕累,去医院照顾个小娃娃根本不叫事。但除了医药费之外,还有个巨大的难题摆在王建业面前——县供销社的奶粉断货了!
在30年代,奶粉和其它所有商品一样,都是凭票供应的。奶粉当然也有奶粉票。城镇户口里,家里有婴幼儿的,会有额定的奶粉票供应。但农村的孩子,却没有这个福利。这也是为什么明明物价很“便宜”,王建业买个奶粉却得找林秀芬借钱的缘故——他得先掏钱高价问人买奶粉票。
折腾了两天,好容易弄到了半斤奶粉。再去买时,供销社没货了。王建业差点一口老血,又一次深切的认识到了抚安县的偏远与贫瘠。
半斤奶粉够干嘛的?几天就吃没了好不好!
王建业只得一边跑医院帮着姐姐照看外甥,一边满世界的找人换奶粉。孩子早产加难产,本来状态就不太好,再生个病,越发黑瘦得跟只耗子似的,谁见了都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