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页

“麓山先生说了,长生殿下登基之日,便是对阉党清算的时候。届时唯有制造事端,才可引起群情激愤,最终……将这潜藏起来的矛盾撕裂开来,达到这阉党余孽人人诛之的效果。”

“如何滋生事端?”

“这个好办。”读书人道:“麓山先生希望恩师能带人在那一日,于紫禁城外,拜请新皇铲除阉党余孽,控诉阉党十大罪,到了那时……这魏忠贤便被架在了火上了。”

“若是魏忠贤狗急跳墙呢?”

“魏忠贤能嚣张了那么久,靠的就是陛下,如今陛下已死,由张太后主持大局,他若是敢乱造杀孽,指使鹰犬杀人,张太后会坐视不管?何况他没有这个胆子!可只要他不敢动手,那么……这天下人自然会起心动念,心知阉党已至穷途末路,到了那时……魏忠贤必死。”

这中年男子听罢,不禁开怀大笑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很好,你回去告诉麓山先生,此去虽有性命之忧,只是为剪除阉党,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纵是千刀万剐,虽千万人,吾往矣!”

读书人则朝中年男子认真叩首道:“恩师……有劳了,学生那就去回命。”

这中年男子送走了自己的学生。

此时却显得激动起来。

心里不禁感叹,麓山先生这一手棋下的好啊!

在登基之时,利用舆论,直刺魏忠贤。

魏忠贤若敢动手,必然天下哗然。

而在登基之日不敢下手,则说明阉党已经势颓,到了那时,明眼人就都知道魏忠贤完了!

紧接着……便是内廷、厂卫、百官之中大量不甘寂寞的人,还有潜伏于天下的东林党人,对其进行全力围剿。

这魏忠贤他不死都不成。

除掉魏忠贤,将来再想办法除掉小皇帝,到时新帝登基,这个人,虽不知是谁,但是显然麓山先生已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