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页

家里的土地,当初做了抵押,因为还不上钱,即便他是户部尚书,这债主上门,也只能老实地将土地让人收了去。

毕竟,在京城里敢放贷这么多钱的人,自然有办法让你乖乖还钱。

一家老小四十多口人,在老家是过不下去了,毕竟地没了,只好迁徙到了京城,和李起元住一些。

家里的奴仆,实在是养不起了,只好该遣散的统统遣散。

便连轿夫……也实在供不起了,这倒不是矫情,实在是花费太大,家里人口又多,且又都指着他的官俸过日子。

其实他作为户部尚书,按理来说,除了官俸,还是很有油水的。

偏偏李起元也是作死,当初家大业大的时候,压根不将寻常的钱放在眼里,那些想要给他塞银子的人,他一概拒绝。

于是整个大明都知道,当今的户部尚书李起元两袖清风,清廉奉公。

有了这样的人设,谁还敢跑来给他送钱?

难道不怕送的礼直接给丢出来,自取其辱?

于是……现实版的家道中落。

惨啊!

家里这么多口人,就这么一点俸禄,幸好宅邸当初没有典当,还有一个住处,可没了奴仆照料,便是上下值,也只好步行。

步行也就罢了,而这位户部尚书李起元,每一次下值回家,都赶紧脱了官衣,换了常服。

他下值的时候,恰好天色将晚,那个时候……市场里的菜贩子们,准备收摊,总还会留一些烂菜和剩菜卖不出去的。

这些日子,李起元是研究透了规律,每一次下值,便往菜市口那儿钻,和人讲价,买下一些廉价的蔬菜,能省一点是一点吧!

今日不省这几文,他日家里若是再有个什么事,全家都要喝西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