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逆一事似乎根本没有在这些大人物心中真正停留过,宁忠源、宁渝等几个名字或许会在脑海里一划而过,却根本不会留下半点印象,在这些大人物心里,真正在意的永远是康熙皇帝的一举一动。
可就在此时,复汉军却没有停下脚步,根据大都督府发布的命令,将针对目前的复汉军实现大整军,扩充战力,以便于迎接即将来到的湖广决战,谁都知道,这一战无法避免,可如果赢了这一战,局面又将会进入一个新时期。
宁渝作为枢密院副使,自然统筹这次的整军计划,每日里忙得昏头昏脑,连带着崔姒,也跟着忙乎了起来,二人虽然即将结为连理,可是此时却也来不及去考虑这些东西,因此倒也少了许多尴尬。
根据之前的计划,新的复汉军将采用三师编制,每师五千人,所欠缺的燧发枪将在月底补充一次,不足的暂时以缴获的清军鸟枪先进行代替,而火炮基本没有缺口,因此这一万五千人的装备基本齐全,战斗力也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至于原先俘虏的清军,除了剪辫投诚的一些绿营官兵其外,其余人都全部打入矿场进行劳作,这样一来也使得矿产的开掘速度日益加快,所炼出来的熟铁产量也在不断增加,枪炮坊所生产的枪炮也越发多了起来。
宁渝还挑选了一部分新兵和一部分老兵组成了一只守备部队,一共九千人,分为三个守备团,分别驻扎在武昌、汉阳和黄州三府,这样一来即使主力不在,也能在清军的围攻下坚持一段时间。特别是为了考虑到放心,这三个守备团的主要将官几乎都是宁家子弟组成,根本不用担心会不会出现反叛。
此外,宁渝还将原先缴获的一些清军平底沙船,组建了一只规模很小的长江水师,目前仅仅在武昌汉阳等地使用,不过宁渝也开始有意识吸纳水师人才和造船人才,毕竟在长江等地作战,水师的力量还是非常可观的。
在这些工作全面做好以后,基本上就已经到了十一月的初期,而此时的湖北上空已经开始浮现战争的阴云,满丕和王文焕已经将湖北的清军集结在了一起,总共三万人马驻扎在了襄阳,而湖南巡抚张昌恩所率领的三万湖南绿营官兵也驻守在了岳州,距离汉阳府也仅仅只是一个洪湖的距离。
复汉军东面的安徽和江西清军也开始异动,不过这两省清军集结已经晚了,因此只是摆了几千人马驻守在要道之上,防止复汉军突然东进而走。
可以说自从宁渝带人打下大冶和黄州府之后,整个湖北湖南的清军都已经开始动了起来,可绿营的效率迟缓低下,因此整个十月份都难以做出一些行动,如今刚刚整合完毕的湖广清军,准备兵分两路,合击汉阳府。
第八十五章 战前
随着十一月的到来,转眼就入了冬,此时的复汉军上下都干的热火朝天,不断有新兵加入了进来,以致于军营的呼喝声一日比一日更加大。
大都督的银子更如同水一般流了出去,除了抓紧打造燧发枪和火炮,还临时打制了一批刺刀盾牌,这些所谓的盾牌其实都比较简陋,仅仅只是一块大木板削成,上面还带着毛刺,仅能作为临时所用。
刺刀是根据之前宁渝画下来的样式改进的,长一尺左右,平时可以放在腰间使用,战时则可以挂在枪口上,相对之前的刺刀而言,使用的材质更加坚韧,因此在战斗中更不易折断。
特别是随着冬天的到来,政事堂也派人去民间高价购买棉衣,还雇佣了整个武昌城的妇女为复汉军缝制军衣,在这段日子里,整个复汉军就像忙疯了一般,想办法动用一切力量,来增强哪怕一丝一毫的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