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节一直在追击我,他轻敌冒进,必在九莲洲这里渡河。我想请二弟率军截击唐节。我则率军从下游的张飞梁重新渡到东岸。

如此,二弟你趁唐节半渡而击,我则从后方夹攻,这一战胜了,我们为父皇报仇,败了,我们也有脸见九泉之下的父皇……”

……

如孙可旺所言,几日之后,唐节果然领兵在九莲洲附近渡河。

但孙可旺领引兵去了涪江下游之后,却并未如他所言那般重返东岸夹攻唐节,反而是快马直奔西南。

他打算赶往叙州,在三口城渡过长江,转道黔滇。

临行之际,孙可旺又做了一桩让人意想不到之事……他派兵纵火,烧毁了李如靖的存粮。

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带李如靖一起走。

他早早就知道,李如靖在军中声望并不逊于他,论将才,更是高出他一筹。

哪怕他孙可旺再怎么优纵士卒,赐他们酒宴,允他们纵意抢掳,但一部分大西将士还是更愿意为李如靖效命。

有时夜深人静孙可旺审视自己的内心,不得不承认,他就是嫉妒李如靖。

这种嫉妒很早就如火一般在孙可旺心中燃烧。

当李如靖在剑门关击败史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孙可旺就不觉得高兴,只觉被掐着喉咙一般难受。

反倒是再听说史工是佯攻剑门关,实则绕道荔枝道之后,明明张献忠是因此战败身亡,孙可旺却在一瞬间觉得……很高兴。

但他很快就想到,这还是只能证明李如靖远远强过自己。

史工若能速败李如靖,本可以直接从金牛道下成都之后再包围张献忠。恰是佯功,证明楚军把李如靖视作对手,却没把他孙可旺放在眼里。

所以,孙可旺利用李如靖去抵挡楚军,再一把火烧掉李如靖的粮草,如此李如靖就没有再转圜的余地,哪怕敌不过楚军,也只能背水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