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黄锦对徐谦父子的了解,这种事,徐谦父子是绝对做得出的,黄锦此时不禁苦笑,道:“这一对父子,咱家活了这么久还真没有见过,他们现在倒是好,打定了主意吃了东家吃西家,士绅的银子还没挣呢,倒是先挣起咱家的银子来了,宫里这边,开支本来就紧,寻个名目从内库调拨是不可能了,只能从东厂这边抠,他们要多少银子?”
王公公犹豫了一下,道:“一万两。”
啪……黄锦的手里把玩着一块璞玉跌落在地,黄太监一时失态,随即冷笑道:“这是狮子大开口,东厂这边本来就紧张,哪里有这么多银子?哼,这不是敲竹杠吗?回去告诉他们,一万没有,打个对折给五千吧,就这五千也只能从东厂这边先挪三千,其余两千过些时候再给。”
王公公连忙称是,道:“想来他们是料定了公公不肯多给,所以先报了个虚数,依奴婢看,五千都是多了。”
黄锦却是嘿嘿一笑,道:“不多,该给的还是要给,这些银子是送给陛下看的,让陛下晓得咱们积极配合,权当是花钱讨个好吧。告诉你,咱们这些伺候人的,有些时候未必要你能办多大的事,而在于你的态度,态度不好,事办得再好那也未必有好下场,态度若是好,事就算办砸了,那也是活该你倒霉。”
第二百章 猫吃老鼠,老鼠吃象
索要银钱的事进行得还算顺利,东厂那边拨付了下来,亲军这边自然也逃不掉,毕竟是宫里头关注的事,厂卫不是朝廷,朝廷可以唧唧歪歪,御使们使出各种手段来挑毛病,可厂卫的一切权利都来自于宫里,自然是以宫里的人马首是瞻。
只是……
银子是要来了,衙门仍是冷清,说来也可笑,这个衙门是敛财的,可问题在于人家绝不可能乖乖地把银子送上门来,你若是强取豪夺,单凭衙里这一百不到的人,能行吗?
这几日时间,徐谦父子和徐谦的几位堂兄们都吃住在路政局里,制定了一个个的条文,商定了一个个对策,好在衙门里的骨干都是自己人,因此大家都肯尽力,尤其是徐福几个,已是几天没有睡过好觉,连吃饭也想着公事。
唯一清闲的怕只有王公公了,王公公打定了打酱油的态度,绝不肯冒头,反正徐昌交代什么,他就做什么,尽量做到不沾包。
他一开始以为这个衙门建起来必定会引起轰动,届时定有御使甚至六部大佬过问,甚至可能会引起一些强权人物的关注。
可是很快,他就发觉自己想错了,从衙门建起来到现在,压根就没有人理会他们,仿佛这路政局从来就没有过。
其实王公公还是高估了自己这些人,想想看,那些呼风唤雨的人物,或许一开始会注意到这衙门的兴建,也会对这衙门的职责生出警惕,可是仔细推敲一下,发现这所谓的路政局不过是一群小孩子过家家而已,哪里还有干涉和过问的意思?甚至许多人心里未尝没有生出一个心思,这皇帝毕竟年纪幼小,表面上深沉,却也幼稚得可以,居然这样胡闹。
既然把事情定性为了胡闹,大家自然也就没有兴趣去管了,毕竟这衙门也没闹出什么动静来,唯一的危害多半就是增加了几个吃亲军饭的家伙,这些年无论是太监还是亲军的编制都大大缩水,增加几个编额倒也无妨。
只是宫里对此事很上心,嘉靖虽然登基已有两年,可是真正自己做的事却是善乏可陈,唯一一件光彩的就是裁撤各地镇守太监,而现在这件事对于嘉靖来说已经不只是钱的问题了,更重要的还是面子的问题,若是这衙门最后无足轻重,变成了别人的笑柄,那么他这个天子在别人眼里岂不是毫无威信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