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这场由婚姻家庭危机引发的“大战”同样搞得焦头烂额的傅戈只得采取拖延战术,以他凭后世的经验总结出的对策,“拖”是最好的办法,最好能拖到郦疥将扎烟罗的肚子搞大为止,只要有了下一代,这场争论也就没有意义了。
木已成舟,相信到那个时候,傅戈再从中劝解劝解,郦食其的火气估计就能消掉。至于子襄等人,这些喜欢没事找事论辩一番的博士就让他们说去吧,反正他们在秦国也翻不了天,秦自建国以来,一直以法学思想立国,孔孟学说中的这种男尊女卑的“三从”观点根本没有多大的市场,这一点从百姓们对郦疥扎烟罗这一件婚事的反应中就能看出来。
第二百二十章 潜移默化
背水决战,一役而功成!
大秦新元三年五月初十,咸阳百姓几乎倾城而出,拥到城外的灞桥去迎接凯旋之师、无敌之骑军的归来。
当初夏有些灼热的阳光开始照射到玄色旌旗上时,一支威武整齐、神情肃穆的秦国军队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之中。
“哎,在大旗下那个英俊的将军就是韩信韩大将军——!”
“还有,我看见李烈李校尉了,他没有骑马坐在车子,可能身上伤还没好利索!”
“什么李校尉,应该叫李将军,我听说这次胜利多亏了李将军奋勇当先,抵挡住数倍赵军的进攻,要不然孰胜孰负还不一定呢!”
“就是就是。这一仗虽然胜了,我军的伤亡也相当的大,你们没瞧见吗?队伍中间的那一排排棺木——!”
当带着大捷荣耀的韩信率领骑军回到咸阳时,这支经历过战与火锤炼之后的秦国精锐引起的哄动不亚于之前扎烟罗带来的哄动!
他们的到来让傅戈大大的喘了一口气,民众的目光迅速转移,热点升温与消褪之快让人瞠目结舌,这舆论的力量真是不可捉摸。
在进入咸阳城的时候,韩信、李烈以及一个个从生死沙场里站起来的秦军将领被无数的鲜花与人群包围着,他们无愧于这样的接待,他们都是秦军的骄傲!
除了生者之外,被七千余将士护卫在中间的那三千多具棺木则更是醒目,这些为秦国的未来付出生命的勇士将被安葬在阿房宫的死难将士陵园,他们将会永永远远的面朝着高耸的纪念碑,他们的事迹将被作为一段传奇在纪念堂中传颂!
对死者的纪念和眷顾就是对生者最好的激励,这次作战死难将士的家眷都会得到官府最好的照顾,他们的儿女将能够享受免费的教育,他们的家庭在十年内不会被征派任何的劳役和徭役,更不会有什么赋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