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页

东海跟交趾有商贸往来,与占城、真腊之间一样也有。赵瑜卖给交趾地是丝绸、瓷器,买回的则是犀角、象牙和奴隶。但他卖给占城、真腊的却是弓弩刀剑。这些制作精良的军器,对饱受交趾欺凌,又迭遭捕奴队之苦的两国来说,如同雪中送炭,给了他们与交趾相抗衡的实力。

但是这两国不知道,若没有东海贩来地丝绸和瓷器的引诱,交趾上下绝不会一下变成如此疯狂的奴贩和强盗。这种维护中南半岛的势力平衡,不让交趾一家独大的手法,却是赵瑜从后世的大不列颠王国那里学来的。

不过现在不同了,一旦交趾败于东海之手,其国势必然大衰,占城、真腊肯定会趁势崛起,要是让他们攻灭了交趾,绝不符合东海的利益。所以新一批贩往两国的军械也只能暂存在基隆港的仓库中。对赵瑜而言,如果能用这批白占地方地军械换回一座州城,倒是笔不亏地买卖。

“就这么办罢!”赵瑜站起身,“后天你选个吉时,我们祭旗出发!”

第十三章 西行(下)

政和六年十一月二十三,壬子。

旭日初升,霞光如火。

基隆堡外的校军场上,出征前的军祭正在进行中。

赵瑜扶刀立于校军场北,高起的点将台上,黑色的披风与台周林立的牙旗在海风中飘扬舒展,一身的精铁重甲在霞光下泛着血色的光芒。两队壮硕的军卒分别护着中军大纛和战鼓,站在赵瑜两侧。在他身后,以赵文为首的头领们护持左右。

一张檀木香案摆于高台正中,数面神主排列在香案之上。轩辕黄帝的牌位立在中央,以金字书写着风伯、雨师以及海神通贤灵女名号的牌位,则在两侧陪侍(注1)。陈正汇身着戎装,正站在香案一旁。

赵瑜双目扫过台下,校军场上,五个方阵整齐排列,阵势凝定如山。此次出战的两个野战步兵营,三支分舰队,除却几百个留守战船的水兵,剩下的五千五百名官兵,尽数集于此地。

校场中央的两个方阵,人人身披全幅铁甲,手持长枪,腰携重弩,精铁兜鍪上,鲜红的簪缨高高挑起,血色的杀气在烈烈红缨间涌动,这正是将要出征的两个野战营,乃是此战的中坚。而他们外侧的三个水军方阵,水兵们带着铁质范阳帽,穿着轻便的鱼皮甲,弩弓和钢刀分插腰间,比起野战营来虽是简装,但气势却不遑多让。

偌大的校军场中。数千军卒缄口肃立,静如子夜荒原,除了战旗随风地猎猎之声,再无一丝杂音。

报时的钟声响起,悠长的钟音接连数下,已是卯时三刻。

听到钟声,陈正汇高声大喝:“吉时已到!带太牢!”

赵瑜应声抬起右手。一列司号兵随即吹响了号角。踩着号音,一头黑色的成年公牛被牵入场中。黑牛在高台下来回绕了三匝。然后正对着高台停了下来,被数重绳索牢牢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