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题的题目是《百亩之粪》,出自《孟子》中“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也是大众化的题目,看样子,包应霞并不想同考生们为难。
这题吴节早早地准备了范文,依旧打了草稿,自己写了大结,检查半天,发现没任何问题之后,才抄了上去。
第三题是《书经》里的一句,更简单,吴节在这其中又梦回了现代社会一次,将后面两个题目的大结也给查出来,背熟了。
好在这三题一作完,他提笔忘字的毛病总算纠正过来,也没有一写字就自动替换成汉语拼音的毛病。
唯一郁闷的时候,第一夜因为熬了个通宵,然后又睡了一个白天,时差出了问题。接下来两日都是晚上写卷子,白天睡觉。
这考场的白天究竟是什么情形,他竟是一无所知。
只知道这秋雨就没有停过,淅淅沥沥落了三日,天气一日冷于一日,坐在考场上,血脉不畅,竟有些僵手僵脚之感。
对面的死胖子作题非常不顺,那到卷子之后,不住唉声叹气,又咳得厉害。
一张脸也不知道是紧张还是病得,红得非常奇怪。
……
油灯的灯光一闪,熄灭了,却是灯油已经烧干。
考舍里一团漆黑,伸手不见五指,耳朵只“沙沙”的雨声,间或几声压抑的咳嗽。
这是最后一天的黎明。
最后一题的题目是《皆雅言也叶公》,这是一个现代人感到十分奇怪的所谓的“截搭题”。
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上面一章书的最后一句或几个字,和下一章书的开头几个字或开头一句联在一起,甚至语不成文,照样可以作为题目,以之写八股文。
如这道题目:上半句“皆雅言也”,出自上《论语》、《述而》第十五章。原章书云:“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