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页

很显然,这王蒙就是后一种人。

其实能站在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是豪门大族的家主,能没点心计?鼓掌也好,赞扬也罢,与王蒙一样,都只是在做表面文章而已。

抬起双手,王蒙轻轻的压了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又道:“国难当头,匹夫有责,这样吧,本官站出来第一个捐款。”

说罢,就从官服的袖袍中取出来一张银票。

王蒙的师爷王定见状,赶紧弯腰上前接到了手中,轻轻打开,大声唱念,声音又尖又细,“城守王大人为赈蝗灾,捐银三百两!”

“好,王大人果然不愧是洛城官员的表率!”

“王大人勤政爱民!”

“大家都要像王大人一样,慷慨解囊!”

随着王定的声音落地,厅内便响起了一阵呼喝之声,有心人可以发现,这几个叫的最凶的人,都穿着官袍,甚至还有人在腰间系着钢刀。

很显然,这几个人都是官府中人,拍起马屁来,不遗余力。

再次压了压手,王蒙故作谦逊的又道:“本官月俸有限,只能拿出来这么多,还请各位不要笑话才好,接下来,谁愿意第二个捐款呢?”

此语一出,大厅内一下就安静了下来,王蒙是官,他捐多捐少没人敢说什么,但站在大厅内的众人,都是有些名气的豪门大族的代表人,他们大多数都是遵循跟风原则的,就是说别人捐多少,自己也捐多少,那么这第二个人,就等同于是给商家带头,立榜样的人。

所以在这个时候,他们大多是不会自动站出来冒头的。

不然捐多了,心疼,捐少了,又会在无形中得罪王蒙,毕竟此次捐献银两的多少,是与王蒙的政绩相挂勾的。

王蒙似乎早就料到会冷场,脸上并不见半分慌乱,抚着胡须,他转动着身子,在四周众人的脸上扫视了一圈,最后眸光突然大亮,定格在了林敬之的身上,“林贤侄,此次北方蝗灾面积甚大,流民众多,而朝廷因为连年来边关战事不断,使得国库空虚,未能拨下半纹银两,所以本官希望你能给洛城豪门带个好头,多捐出些银两。”

“是啊,林家可是洛城有名的富庶豪门,林公子应该可以带个好头吧。”王蒙的话音刚落,一个身穿武将官袍的中年人踏前一步,开口附议,并且有意无意的投过来几许含着威胁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