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宝药党(下)

回去后先弄了点东西吃,饭吃到一半,萧撒弼和耶律和鲁斡果然一前一后找上门来了。

杨怀仁也没有招呼他们坐下来一起吃饭的意思,更不会停下来嘴来,只是吩咐人给他们看茶,却继续吃他的饭。

萧撒弼和耶律和鲁斡自然心中不喜,但谁也没太过表现出来,毕竟他们追到了万国寺来,还是为了最后那一瓶延寿丹。

杨怀仁就这么让这俩在辽国不可一世的贵族大老爷看着他津津有味的吃完饭,才把最后一瓶延寿丹掏出来放在了桌上。

“二位此来的目的,既然大家心里都有数,我也就不多废话了。药还有最后一瓶,可你们二位王爷都想要,我可就觉得太为难了。

给了萧大王,便得罪了梁王殿下;而给了梁王,便要得罪了萧大王。

不如二位各自出个价,写在纸上交给本使,谁出的价高呢,这最后一瓶延寿丹就是谁的,这样最是公平,不论结果如何,请二位王爷不怪怪罪到我头上。”

杨怀仁把最后一瓶四个字强调了好几次,就是提醒他们这也是最后一次出价了,价高者得,合情合理,事后谁也不要埋怨。

可听在二人耳中,就有压迫感了。暗拍?二人心中合计,在耶律延禧开了那么个匪夷所思的价格之后,这要他们怎么去出价?

开的价钱低了,可能就会把最后一瓶延寿丹拱手让给了对方,而且如今这样的局面,已经不单纯是谁能得到延寿丹的问题了,以后把今天的事情说出去,那就是脸面的问题,输了竞价的,好像便低了对方一头一般。

而开的价钱太高的话,不就白白便宜了杨怀仁这小子,他们当了冤大头吗?

耶律延禧确实有心机,他毕竟才十八岁,对他来说,延寿丹虽然有延寿三年的作用,但在他这个年纪和局面下,他更关心他能不能顺利继承辽国皇位,至于长寿的事,以后还有很多的机会。

而他这么做,在辽国的众臣心中,和萧撒弼和耶律和鲁斡的形象就拉开了巨大的差距了。

那两个老家伙为了得到延寿丹争得你死我活,那都是为了他们自己,是一种私心;反观耶律延禧,直接一个高价买下了一瓶延寿丹,却不是为了私心想自己服用,而是献给了萧皇后,这一来一去,谁更的人品更好便显而易见了。

杨怀仁这边看戏看的心里热闹的很,也不得不服耶律延禧有心机,看来生在帝王家的孩子,心思都不是普通人能够轻松想象的到的。

比起萧撒弼和耶律和鲁斡盲目的自大,耶律延禧更懂得什么时候应该表现自己,什么时候应该收敛,正是他这样的性格,在权力争斗中占据一个更有利的地位,也就不奇怪了。

其实同样的权力斗争,明争或是暗斗,在哪里都有,只不过杨怀仁对宋朝的朝堂权力斗争的态度,是厌恶,恨不得躲得越远越好;

而对辽国的权力斗争,杨怀仁作为一个可以置身事外的外人,更愿意看这样的热闹,心里喜欢的很,恨不得他们斗的越厉害越好,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来那才算精彩。

杨怀仁掏出一瓶延寿丹亲手送到了耶律延禧手里,装出一副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的态度来,“皇太孙殿下孝感动天,在下佩服之至。”

在众人心里,来自大宋的杨怀仁那是来自一个礼仪之邦的代表,大宋的文化更是注忠孝仁义,他能对耶律延禧说出这样的话,无疑于是给他锦上添花了。

但对耶律延禧的锦上添花,就是对萧撒弼这样的人火上浇油了。

萧撒弼对耶律延禧,对杨怀仁,甚至对文武百官的态度都很不满,不过此时他也不好表现出来,却开始忧虑另一件事——杨怀仁如今只剩下最后一瓶延寿丹了,他还要继续争下去吗?

在朝堂上跟耶律和鲁斡争,确实有失体面,可不争,便等于让耶律和鲁斡的了便宜,这让他如何肯?

耶律洪基似乎已经看够了,杨怀仁最后一瓶延寿丹的归属,他只需要知道结果就行了,没有精力和心情去看一位重臣和他弟弟争来争去,毕竟时辰也不早了,便宣布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