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啊,”韩安晏道, “圣上荣登大宝二十三载, 一心只为家国天下,至于他自己, 早就随着娘娘离开了。”
“长信宫里的事,哪里需要什么证据?”
韩安晏如此说着,把手里的食盒递给赵瑞。
“在天宝二十一年时,圣上便有了这个觉悟,只不过没想到……日子过得太快了。”
他自知时日无多, 下定决心不再等。
赵瑞抿了抿干涩的嘴唇,对韩安晏拱手:“多谢大伴。”
韩安晏冲他笑笑,目送他离开长信宫,才收回笑容,匆匆往勤政殿赶。
另一边,赵瑞没有回皋陶司,他一路直奔青梅巷。
谢吉祥还等在家里,没有入睡。
赵瑞一进门,谢吉祥便知他有话要说。
“去隔壁说话吧。”赵瑞直接开口。
两人便去了青梅巷十七号,赵瑞让赵和泽煮好水,跟谢吉祥一起坐在院子里。
天上群星璀璨。
谢吉祥安静坐在他身边,听他幽幽开口。
赵瑞想了想,还是决定从隐山寺开始说起。
“今日我进宫,特地问了圣上隐山寺的旧事,此事虽不好外言,但圣上知同谢伯父的案子有关,还是知无
不言。”
赵瑞道:“隐山寺事发是在三十年前,当时是永安三十四年,先帝爷在位时。”
先帝永安帝,冲龄即位,在位四十一年,殡天之后上谥文,是为文帝。
慈惠爱民曰文,这个是谥号,是对永安帝最好的诠释。
因其仁政,使得曾受战乱的大齐能休养生息,以至当今盛世。
永安帝一生受臣民爱戴,他自己也励精图治,从不肯骄奢淫逸,是一个百姓称赞的好皇帝。
然而,这样一个皇帝,却有一个缺憾。
他膝下空空,子嗣单薄,至三十多岁时,膝下只两个皇子,当时大皇子已经十几岁,二皇子还在襁褓之中。
大皇子为早年的侍寝宫人所出,性情乖张,不被上喜,但当时永安帝膝下只这一个皇子,便只得耐心教导,待到十来岁时,父子二人倒也还算平和。
但谁也想不到,到了永安十八年,永安帝过了而立之年时,他所宠爱的陈贵妃有孕,待到永安十九年元旦日,诞下了永安帝的第二个儿子,也就是现如今的天宝帝。
此时的大皇子已经隐隐当了十几年太子,他曾经是永安帝唯一的儿子,从小到大,即便再顽劣父皇都不会如何惩戒他,可这个新生的弟弟,却一下子把大皇子从神坛上拉了下来。
他不再是唯一的那一个。
赵瑞说的这些,坊间其实大抵也知道一些,不过没有宫中清晰罢了。
谢吉祥安静听着。
赵瑞继续讲述过去的故事,不,对于长信宫来说,这些都是历史。
大皇子到底怎么想的,至今无人得知,只是陈贵妃诞育了二皇子后,被封为皇后,位主中宫。
尚且在襁褓中的二皇子,一下子成了中宫嫡子,地位尊崇。
自此,大皇子的顽劣全都消失不见,之后的许多年里,大皇子仁和友善,变成了人人喜欢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