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阿哥擅与人交际,九阿哥听得懂传教士的语言,两人没少和传教士打交道,几番交流便摸清了这些传教士的为人。
其余阿哥们亦有分工,皆摩拳擦掌地等着收拾那些傲慢无礼之人。
待到朝廷举办的交流会当日,由于朝廷允许人进来观看,康熙所选的露天举办地人山人海,对多罗等传教士造成的压迫感十足。
正式开始后,鸿胪寺组织地翻译人员一贴一实时翻译,记录人员和画师更是将大清的饱学之士和传教士围在中间。
康熙未出面,太子不在,大阿哥作为主持大局的人,坐在上首听了一会儿,见翻译之人个个眉头紧锁、汗流浃背,便提醒大清这一方的人:少咬文嚼字。
在场之人无一不是聪明绝顶之人,立时便明白大阿哥的意思,在稍后的交流中有所更改。
随后的战况,大阿哥十分满意,间隙时,冠冕堂皇道:我大清大国风范,并非想要在两国信仰之间的碰撞上拼个高低,只为求同存异,文化交流。
然后又单独对他们这一方的人道:气势上必须碾压,务必教他们哑口无言。说完,回头对记录的人道,这一句不用记。
第234章
怀念历史往往是赢家所书, 与之道理相同,如今笔在大清手中,待到润笔后成册, 必然是倾向于大清。
这一场嘴皮子上的胜利,就像预期一样毫无意外。
大清汇集士族中众多的饱学之士, 其中甚至很多是心高气傲不愿入朝之人,从前满人和汉人乃是异族,以后也会是, 但这一日, 对于尊奉孔夫子的中原人来说,那些传教士才是异族。
大阿哥胤褆坐在上首, 听的是头昏脑涨, 多年之后再一次涌起困意,却还要强撑着精神表现大清国皇长子的气度和面貌。
容歆和东珠也在现场,一看到大阿哥双眼睁大, 好像炯炯有神实则眼不对焦的样子,便知道他此时的神思早已不在此地。
而传教士们一开始讷讷无言, 大阿哥精神顿时一振,笑容满面道:求同存异、求同存异
坐在他旁边儿的三阿哥胤祉惊得瞳孔放大,凑近四阿哥胤禛,低声道:大哥这是怎么了?这笑的怎么这么这么教人瘆得慌?
四阿哥侧头看了一眼, 轻声回道:像一个人。
像谁?四阿哥默不吭声,三阿哥便仔细打量着大阿哥, 嘀咕道:这道貌岸然的样子嗬?!
正在发言的大阿哥听到他的声音,箭似的眼神刷地射过来, 三阿哥立即正襟危坐, 腆着脸笑。
等到大阿哥收回视线, 三阿哥马上靠近四阿哥,威胁道:老四,我告诉你,我可什么都没说,你莫要胡言乱语!
四阿哥瞥了他一眼,一边随着众人起身一边回道:只三哥那般,我从不胡言乱语。
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