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清咳一声,道:待回京后,我教老四督促着老六和小十四,德妃的事,应该不必姑姑出面。

容歆未出声,眼神却在问:那王贵人呢?

太子抬起扇子,碰了碰鼻尖,尴尬地笑道:王贵人的事也不急,皇阿玛宠爱幼子,待小十九再大些,能够哄得皇阿玛开心,想必也不难。

您为何不直言,说想让我在皇上面前说几句?

容歆无奈,如此简单的请求,太子连她都不能那般随意地说出来,更何况在康熙面前。

父子二人闹到这个地步,何尝没有太子的一笔?康熙先前说太子也不相信他,也不是没有缘由。

而太子听容歆一问,恍然一瞬,解释道:我绝非与姑姑见外,只是不想您受累。

我没怀疑您。容歆心里一叹,就是年纪增长,没有年少时坦率了,兴许是每个成年人都会有的改变。

然后,容歆对太子道:这件事儿我记在心里,等到有合适的时机,便向皇上提一句。

谢过姑姑。

容歆摇头,不管您到底想做什么,我总归是会支持您的。

不过一直到回京,康熙都没再召见过容歆,容歆也没什么理由去求见他,这事儿便暂且搁下了。

回京的路上,太子和大阿哥有了一件喜事,那便是两人派出海的船终于回来了。

他们的商船巨大,装载的货物极多,光是从海外带回的黄金白银便已让两人收回成本,更不要说商船靠岸后迅速卖出去的货物,利润巨大。

太子和大阿哥位高权重,又有九阿哥在京城经营,等到御驾回京后,货物几乎已售出大半,端看账本上的数字,海外贸易确确实实是暴利。

银钱,太子见过不少,亲自出宫,和大阿哥、九阿哥在容歆的宅子里对好账目,留出下一次出海需要的本钱,便将目前的盈利一分为二,爽快地交给大阿哥。

然后太子又从他的盈利中,分出一分给九阿哥。

九阿哥惊讶的同时,连忙推辞道:太子二哥,这商船之中并未有弟弟的投入,怎能收您这么多钱?

大阿哥看着那么多钱,心情极好,笑容一直未落下,此时听到两人的对话,便劝九阿哥道:太子给你自然有道理,收着便是。

太子和九阿哥纷纷看向他,然大阿哥丝毫没有慨他人之康的羞愧,仍然厚颜道:按理说大哥也不该吝啬,只是大哥那儿研究火器消耗甚大,九弟你多担待。

九阿哥扯起个笑容,不甚诚心道:大哥言过,弟弟怎会不担待?

太子淡定地转向九阿哥,道:小九,你收着吧,这几年你没少替我做事,理应有所回报。

九阿哥推辞不得,犹豫再三后,便试探地问:商船可否让弟弟投些钱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