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祖父都买给你。
十三阿哥十五岁,十四阿哥也已经十三岁,可两人面上不表,实际眼睛里不自觉便显露出些许羡慕,他们也羡慕皇长孙可以如此肆意。
康熙正和皇长孙专注地讨论买什么,并未察觉到二人的神色。
太子眼观八方,注意到,稍一顿,便自然地笑道:我们几兄弟也在眼巴巴地等着,父亲却只买给弘昭,太过厚此薄彼,儿子也想要您买的东西。
康熙心情好,闻听太子此言,笑道:你都三十岁的人了,竟还与儿子争风吃醋不成?
岂是儿子一人如此。太子顺手握住四阿哥的手臂,冤枉道,您问四弟,他是不是也想要。
康熙顺着他的话望向四阿哥,老四?
四阿哥嘴角肌肉抽动片刻,在皇阿玛和太子的视线之下,勉强勾起一个难看的笑容,是,儿子想要。
连四阿哥都能张开口,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对视一眼,再无不好意思,纷纷开口求起来。
康熙自然喜欢儿子们亲近,哈哈大笑后,便大手一挥,既然想要,便随意挑选,朕我都给你们买。
摊贩大喜,连忙更加热切地为大主顾介绍起来。
但这些东西,再如何精致也比不得宫中工匠的手艺,若真要说优点,便是与宫中之物风味不同。
可众人在意的是这一点风味吗?他们在意的,是买这些东西给他们的人。
太子随手拿了一个拨浪鼓在手里晃,见摊贩不时瞧他和弘昭,便温和道:可是有何问题?
不是不是。摊贩连忙摆手道,小的只是觉得公子您和这位小公子甚是面善,好像在什么时候见过。
太子淡淡一笑,许是你记错了。
其他人挑选完毕,康熙命人付钱,再问道:可还有要买的?
太子放下拨浪鼓,顺手就近拿起孔明锁,四阿哥面无表情地跟从,也拿起一个孔明锁,然后便远离摊位。
侍从替众位主子付过钱,又请示过几位阿哥,见他们并无由旁人代为保管之意,便退至后头。
一官员上前,恭敬地请示:老爷,前方不远便是沂州府最出名的酒楼,可要前去用膳?
康熙颔首,便去尝一尝吧,带路。
是。
官员回身一挥手,一护卫快步向前,先行去酒楼打点。
而一行人离开摊位后,旁边卖字画的书生立即凑过来,羡慕道:你今日可是遇到大财主了,听口音像是北边儿来的,怎地不多宰一笔?
你怎知他们是北边儿来的?摊贩疑惑地看向书生,虽说口音确是与咱们这儿不同
书生颇有几分自得道:这便是你孤陋寡闻了吧?若我没猜错,他们说得便是官话,兴许是从京城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