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不是缺点。
而按照世俗眼光,有人会因为容家曾经的家世说是容誉高攀, 也会有人因为郑家如今的家世说是郑家姑娘高攀。
这些年京中关于我的事情,一打听便有无数个版本,我这人向来坦荡, 从不忌讳提及出身。容歆的视线从容家人身上转过, 淡淡道,我是仁孝皇后娘娘的陪嫁侍女, 入宫至今已有三十二载, 而我们容家, 也确实曾经是赫舍里家的家奴。
叶氏听到她的话, 抿紧嘴唇,可看着夫君儿子皆神色如常,便又垂下头。
容歆看着郑家人,我弟弟一家有今日,确实有我几分帮扶,但容盛的能力不是我给的,誉儿和敬儿的学识是他们自己勤奋刻苦学得的,还望诸位知晓。
郑二爷和郑家姑奶奶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便皆看向父亲。
郑先生抬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然后才道:英雄不问出处,老夫看重容誉做孙女婿,是看重他的人品,虽惊讶于容女官的身份,但并不会因此而介怀容家的出身。
容歆勾起唇角,似是得到了想要的回答,敬佩道:先生豁达。
但事实上呢,两个人的婚事已定,便是郑家真的清高不喜容们家曾经的出身,郑家也不会因此退婚,容歆只是给郑先生一个台阶,也是给容家的隐瞒一个台阶。
不过容歆诚恳道,有件事还要麻烦诸位。
容女官但说无妨。
太子殿下不喜张扬,我亦是如此。是以还是希望不要声张我与容盛一家的关系,也不要将仁昭山下租给学子们的房产与太子有关一事传出去。
容歆是看着郑先生说的,他先前对太子的称赞不似作假,她现下对这位大家长表明态度,由他去约束家中人,更为妥当。
郑先生当即便点头,正要答应下来,被女儿打断。
爹!郑家姑奶奶在众人看过来时,尴尬一笑,两个孩子的婚事已定,誉儿和书语的年纪都不小了,成婚也拖不得,容女官作为亲姑姑,难道不参加两个孩子的婚礼吗?若参加,此事想必也瞒不住
郑先生闻言,神情稍缓,附和道:此言不无道理。
朝中见过容歆的人不在少数,婚礼时确实有可能有人认识她,其实容歆不在意,她只是不希望有人借着她的名头在外招摇,从而给太子惹了麻烦。
更重要的还是太子。
因此容歆假作对容盛嘱咐,实则对郑家人道:那处宅子与太子的关能绝对不要向外透露,免得引人注目,丢失本意。
郑先生在知道这处宅子与容歆和太子有关系之前便赞不绝口,此时直接转向女儿,道:容女官所言,你可听清楚了?
啊!郑先生的外孙女彭小姐小声痛呼,娘,您抓痛我了。
郑家姑奶奶立即松开手,尴尬地道:爹,我和二弟绝不会外传,您放心便是。
郑二爷老实地点头表示赞同,连站在容歆身边的郑书语亦是同样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