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亦仰慕太子二哥,定会常来。九阿哥冲着容歆微一拱手,告辞,容姑姑也请回。
容歆站在毓庆宫门口,笑着对他轻轻挥手,端的是温柔可亲。
太子晚膳前回到毓庆宫中,听到九阿哥到访后,与姑姑双目对视后便若无其事地陪着太子妃和孩子们用膳。
晚膳后,太子方请容歆到书房中,开门见山道:姑姑可是劝通了小九?
眼前是答应了。容歆回完,嗔了太子一眼,您好歹提前与交个底,万一我未能领会,答应了九阿哥该如何是好?
太子却是爽朗一笑,我知姑姑定是不会不管不顾地答应小九,现下看来,不出所料。
是是是,您料事如神。
太子摇了摇扇子,故作谦虚道:并非是胤礽料事如神,实在是姑姑您尤为可靠。
万不敢当殿下的夸奖。
当得,当得。
容歆好笑,摇了摇头,认真地问:您对九阿哥,可已有打算?
太子颔首,小九聪慧,却有几分滑头,于读书上并不甚刻苦,正好借此,多给他安排些功课,学为己用方为上。
您说的是。
而从太子和容歆聊过后,九阿哥便开始了水深火热的日子,悔之晚矣。
五阿哥稍了解些情况,只见弟弟再不要求他帮着采买,便放下心来,并不理会他的蔫头耷脑。
至于宜妃,她只知道儿子上进,根本不在意缘由。
康熙呢,昭莫多之战后,本想逼噶尔丹投降,却不想此人十分顽固,仍然带着部众负隅顽抗,便又决定三征噶尔丹于宁夏。
三征之期定于转过年二月初六,康熙在启行前,命三阿哥从仁昭书院退学,再次进入朝堂当差。
荣妃马佳氏对皇上这个决定是千百个愿意,甚至还一反常态地往乾清宫又是送汤又是送点心,只求皇上莫要再顺了胤祉的心。
康熙并不想接受某些人突如其来的关心,那些汤和点心还未进乾清宫,便又原封不动地送回到钟粹宫去。
荣妃十分暴躁,特地选了一日,请了容歆来,又叫来了三阿哥,务必要劝他走回正途。
容歆抱着东珠,无语,您今个儿找我,便是为这事儿?
这不是大事儿吗?荣妃一只手扶着额头,另一只手抚着胸口,矫揉造作道,都二十岁的人了,嫡长子都出生了,他妹妹嫁到蒙古也生下一双儿女,他若是懂事,怎能还在书院里无所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