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歆先走下马车,然后便立在马车旁,目光从满地的米汤转向被侍卫们挡在外围的流民们。
冬天时,流民最多,康熙便命人在京郊各处设粥棚赈济灾民,等到开春时,已有不少流民回了故里,只剩下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民依旧留于京郊附近。
这些流民数量不多,然而朝中常有更大的事情需要处理,对他们的安置便拖拉下来,但康熙并未撤了粥棚。
容歆和太子是临时决定专来施粥棚的,突然袭击,所以才能看到这些人究竟给灾民吃的是什么东西!
这一锅洒在地上的粥没有多少米也就罢了,容歆走到另一锅还未来得及处理的大锅旁,拿起那个硕大的勺子,搅了一圈儿又往里压了下勺子,又搅了一圈儿才搅起也米粒。
侍卫长是个有眼色的,马上拿起一个盆,平放在木桌上。
容歆双手端着勺子,舀了一勺粥倒入盆中,看着盆中米粒眼色黑黄皆有,就白色少一些,眼神冷箭似的射向就近的差役,这才端给太子看。
太子瞥了一眼盆中的粥,质问道:皇上设粥棚时,严令清汤寡水不见粒米,你们还有何可说?
他声音不高,也不刻意威吓,然而差役们却吓得瘫软,边用力磕头边哆哆嗦嗦地求饶起来。
太子殿下饶命!
太子殿下饶命啊
奴才们只是奉命行事,根本什么也不知道啊!
求太子殿下开恩。
太子殿下开恩。
这时,一侍卫从外围走过来,拱手问礼后方才恭敬道:太子殿下,大皇子殿下过来了。
太子顺着他们来时的方向看过去,便见骑在马上打头飞奔过来的正是大阿哥。
而大阿哥一到城门便得知一队人马出城,立即便联想到太子身上,他和几个侍卫出城之后便追上来。
他远远地见到了侍卫们围在粥棚外围,神情肃穆,便知是有事发生,因此马鞭用力向后一甩,加快速度行至近前。
吁
大阿哥勒住缰绳,稳住马之后跃下马,马鞭随手扔给随后下马的护卫,走进中间。
太子冲着大阿哥晃了晃手中的折扇,问好:大哥,真是巧!竟在这儿偶遇。
是不是巧合你心知肚明。大阿哥没好气地回了一句,望容歆时,微微倾身,姑姑,您今日出城,怎地不与我说一声?我好陪您。
容歆放下粥盆,笑呵呵地实诚道:我先前以为太子会告知大阿哥,是以并未特意对您说。
大阿哥扫了眼周围,问道:这是发生了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