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则是在听到皇阿玛口谕中专门点了《黄帝内经》一书时,便对姑姑生出愧疚来,姑姑,此事因胤礽而起
太子妃先回了后院儿,而太子进了书房便与容歆解释了懋勤殿之事。
容歆:无妄之灾。
太子自责道:姑姑,本是我的过错,皇阿玛却命您抄书三百遍,委实太多,明日我便向皇阿玛求情。
容歆立即反驳:怎能怪你?你未曾不分黑白地听信于我,反而亲自去验证我的话,夸赞尚且不够,何错之有?
太子没错处,皆是康熙喜怒难辨,阴晴不定。
但抄书三百遍,确实太多了
我又不是没抄过。容歆拍板道:太子不必去求皇上,抄医书捐出去,此等利民之事,义不容辞。
太子面上却未显出多少轻松之色来,只道:姑姑不妨先看看我的藏书再说。
我记得您收藏的医书是放在新增的那间书房中。
是。
太子好读书,自搬入毓庆宫以来,书房藏书与日俱增,除了这一间书房由容歆亲自整理,不允许人私自进入,旁的书放皆有浅缃和专门的宫侍照看。
以太子一直以来藏书的习惯,容歆有心理准备,必定不会少,但她绝对没想到会多到那样一个程度。
一个十尺长几乎到顶的书架,没有一格是空着的,而上面每一摞书,多则十数本,少则三五本,整整齐齐地码着。
小太监还告诉容歆,底下柜子中塞得满满的,也是医书
您是将太医院的藏书全都搬过来了吗?
未等太子回答,容歆缓缓转开视线,一眼便瞧见旁边书架上的一本书,封皮上写着心经二字,走过去拿起来一瞧,发现底下几本也是《心经》,只不过是不同版本。
而这一书架上,上下一瞧,皆是佛经或是佛理相关的书籍。
我知您这一年新进的藏书极多,没成想竟是这般多便是康熙罚她抄佛经,恐怕也不比抄医书强上多少。
突然有了夹紧尾巴安分做人的使命感呢
先前左都御史给皇阿玛送书,我经得皇阿玛同意,便都挪了过来,后来我担心有人为了寻孤本珍本给我而生出事端,便放出风声,说不作珍藏之用,只想要手抄本平常翻阅。
太子稍显无奈道:手抄本易得,数量便稍有些不可控,先前已经择出一部分捐至京城各大小书院了。
此事容歆记得,她慢慢走回医书架前,还未抄,心中便显出几分疲惫来,这些书,您可是都看过了?
我并不准备钻研此道,便不该耗费精力于其上,遂只一目十行,未曾深读。
言外之意便是,全都看过了。
太子又道:若是隐瞒,未免有欺君之嫌,不若还是向皇阿玛陈明实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