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努力思索出的答案,康熙并不满意,当即便有些不虞,斥责其误人子弟。

顾八代立即便下跪向康熙请罪,太子心觉不适,便耐心劝慰皇阿玛,四阿哥也道:请皇阿玛息怒。

康熙对人向来是极双重标准的,若是旁人劝阻,他心中恐怕更加不满,但是太子出言,他便将此事轻拿轻放,只命众皇子之师慎勿忘而学。

太子则是躬身解围道:儿臣定也不忘皇阿玛教诲。

众皇子见状,皆效仿太子道:儿臣定不忘皇阿玛教诲。

待康熙考教完皇子们离开,顾八代便感激地对太子和四阿哥道:奴才谢太子殿下,谢四皇子殿下。

四阿哥也对太子哥哥道谢。

太子并不以为然,冲着其他兄弟微微颔首,率先一步离开尚书房。

他回到毓庆宫后,不免对容歆提及今日在尚书房中发生的事,且面上有几分纠结道:皇阿玛文韬武略,可我心中,先生们各有其才,皇阿玛若是要求他们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恐怕有些过于苛刻

容歆含笑听完太子的话,才问道:常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先前您不喜徐乾学却依然愿意向他学习学问,便是心中已有成算,如今又为何有困惑?

太子叹道:如此想法,岂非不孝?

在包括太子的众皇子们心中,康熙是极了不起的君主、父亲,从不认为他有任何错处,恨不得对他的话尽皆听从。

容歆想过有一日康熙和太子之间意见相左,如今真的到来她也不意外,只是不知道四阿哥的老师顾八代若是得知他在其中的作用,该作何感想。

而对于太子的问题,容歆肯定道:您是君,老师们是臣,并无异议,可是尊师重道自古便是美德,您没错。

那么依她之意,错的便是康熙。

太子并不十分愿意承认,其实他心中也是如此想法,只是摇头道:皇阿玛博览群书,懂得的道理较我多之又多,我该是更加努力习得学问才是。

太子,您已经很努力了,不必再往自己身上施加压力。他自启蒙便早起晚睡,几乎没有一日懈怠,容歆瞧在眼里是真的心疼。

太子却道:皇阿玛今日所问问题,我也答不出,如此便是还有不足。

容歆无法,而且太子肩负的责任确实与普通少年相同,她也不便多加劝阻,只命人给太子多准备些进补的膳食。

过了年底和正月这段忙碌的时间,容歆让人在外头稍微打听了一下士林和百姓对太子的看法,然后告知太子:士子百姓皆对您赞颂有加,可见您做得确实极好。

太子知道他在众皇子中出众,然他向来盼望他的才学能力能够比肩皇阿玛,因此并不多骄傲。

不过此时听姑姑说他在读书人和百姓中声名极好,还是忍不住浮起笑意。

容歆见他面上波澜不惊,眼里却透出几分心思,忍俊不禁道:朝中诸多汉官也认可您正统储君的德行和能力,是不是更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