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麻喇姑慈祥地看向容歆,道:这孩子心性如此,不意外。
容歆扶着太皇太后的手,状似不好意思地垂下头,腼腆一笑。
太皇太后也不打趣她,忽而问道:皇上的信又该到了吧?
康熙自离开五台山,便是在途中,也不忘常给太皇太后和太子写信问候,及至回宫后也依然如此。
而且每一封信末尾,皆催促二人早早回信,否则便心中焦急牵挂不已。
上一封信是三日前送过来的,容歆估摸了一下时间,应道:回太皇太后,路上若无耽搁,想必明日便该到了。
皇上说,胤俄那孩子长得虎头虎脑的,哀家听他形容,竟是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回去看看了。
胤俄便是钮祜禄贵妃所生的皇子,康熙回京后,见他白胖喜人,当场便为其起了‘胤俄’这个名字。
康熙为示字辈皇子起名皆以福、安寓意,偏为祭名,好不好先不说,毕竟确实有先例,但那位阿哥早夭,难免教人心中犯些嘀咕,是不是有些不符合钮祜禄贵妃高位嫔妃的身份。
然而明面上,绝无人敢如此说,甚至还会想尽法子为这个字找出好的寓意,赞美帝王文采飞扬之类的。
这是容歆根据宫中历来对康熙的奉承自我想象的,但她认为,真实性在半数之上。
而正分神时,便听苏麻喇姑道:您若是想提前回去,直接命人安排便是。
太皇太后望着对面的大螺顶,缓缓摇头,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再来五台山,而曾孙,回去便能见到
她们此时站定之处空旷,风稍微有些大,容歆为太皇太后戴上披风上的帽子,劝道:太皇太后,您在外头待得也不短了,再站下去恐吹了风头疼,不若回吧?
太皇太后颔首,握着容歆的手慢慢转身,罢了,走吧。
容歆随着太皇太后离开此处露台,行了几步,回头望向大螺顶,大致能看到善财洞寺的全貌,与菩萨顶上寺庙的恢宏和极具庄严想比,显得有些平平无奇。
而它之所以特别,恐怕是因为这些年民间流传的有关顺治帝的传言。
也不知道太皇太后牵挂五台山数年,是因为传言有真实性,还是因为她希望传言是真的,借此慰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
第71章
除夕当夜, 太子按照汉人过年守岁的习俗, 和容歆一直陪在太皇太后的院子。
外头下着鹅毛大雪, 祖孙二人围着个铜锅, 旁边儿还有太子破例允许膳房为太皇太后烤得羊腿。
然而羊腿端上来, 太子也劝着太皇太后少用,您多用青菜,都是从皇庄快马加鞭运过来的,对您身体好。
太皇太后慈祥的注视着太子, 笑道:哀家吃, 胤礽也多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