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鸣人这人太不靠谱,眼下他对自己已经颇有微词,虽然她们银行一个萝卜一个坑,做事主要看业绩,但是也难保他出手刁难,那样自己也会烦不胜烦,再则经过新员工培训这件事情,以后怕是这种培训没完没了,她也不想再接手,在李鸣人下面也待腻了。
陈舒逸觉得是不是可以考虑弯道超车?
金融圈说小不小,但说大也不大。
很多员工都是各家银行来回跳,来达到升职的目的。
这里不行,别的地方未必也不行,等在别的地方混出一些名头来,再跳槽,那就可以升职了。
但陈舒逸目前去其他银行肯定不现实,银行对于外行派遣员工并不友好,如果是派遣工,基本又要重新开始了,如果是这样,做生不如做熟。
这也是陈舒逸为什么想要转正的原因。
她现在的局势就是一个死循环。
她看了一眼门外,今天是阴天,有些降温,客人也明显比往日要少许多。
陈舒逸的脑中闪过两个字,信托。
但如果是去信托呢?
全国信托公司稀少,不是央企就是国企,只有少数是民企,而且收入普遍比银行要高,再说银行理财产品大半投资于信托,所以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而且即便是将来她想再回银行也不是不可以的,信托公司银行还是认同的。
可是,信托的压力却比银行要大的多,专业度要比银行要求高得多,她的专业度糊弄车佳佳这种小白痴是没什么问题的,但遇到真正了解的客户,股票,房势,国家走向,城市发展方向她绝对会被问住,陈舒逸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这种一出来自己肯定接不住,而且如果放弃了银行而去信托,等于把后路都给断了,信托公司有淘汰制,半年淘汰,到时候淘汰了,她有可能比三年前更惨,能回银行已经不错了,更多的可能是被银行和信托都抛弃,毕竟半年从信托出来,谁都知道她是被淘汰的,谁还要。
这事陈舒逸觉得需要慎重,她不是一个冲动的女孩子。
陈舒逸正在思索着自己的前程,此时突然头顶传来一个悦耳的男声,道:“请问哪里取号?”
原来不知道何时,她又无意识的低头冥想了。
陈舒逸觉得现在打扰她的人,真得是太不懂事了,但凡懂点事,就不该在这个时候打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