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小船划到了神应港的官码头。此刻的码头上,已经站满了前来迎接舰队的官员和本地士绅。
现如今的穿越势力,再不是以前默默无闻时的局面了。即便一支分舰队来琼州开分基地,本地土著也一样早早做好了准备。
毕竟经过这几年的布武四方和工业品销售,哪怕是琼州这等偏荒之所,也早早有一干心热的“开明人士”和喜欢银子的官员候在这里了。
前来迎接的人里面,官职最高的是琼州府同知贾还保。至于知府大人……沙正明说破天也就是个参将,要是正牌的琼州知府出迎,那就破了官场的文武规矩了。
不过贾同知在双方见礼之后,很快就悄声告诉沙参将:知府大人已然在府衙后院备下了酒席,就等沙大人大驾光临了。
沙参将自然是满脸堆笑满口答应:不论做什么,能得到本地官方的协助,自然是要比人家不配合来的强。
接下来,沙参将拿出了两广总督衙门出具的水寨接收公文:早在一个多月前,两广总督衙门就行文琼州府,以海匪日渐猖獗为由,责令琼州府立即在已有的白沙水寨基础上,扩建新水寨,以便容纳从府城派出来协助剿匪的官军。
琼州府上下为此事,已经准备了好些天了。
第566节 本地人物的接待
仪式性地出具/接收公文后,渡海而来的沙参将,这就算是和琼州本地官员办完手续了。接下来沙参将热情邀请东道主一同登上战舰,去正在建设中的“白沙新寨”视察。
初次登上挂满白帆的战船,土著官员们也是新鲜不已。沙参将在船队启动的空档,热情带着客人在船上转了一圈,还说有空带大家出海打炮钓鱼云云……
十七世纪的神应港,是一连串自然海湾组成的海滩。明人没有机械来像后世那样大规模改造,所以神应港建筑群,更多的是依托地形出现的原始海港。
沙参将和邵强这一路驶来,看到的就是岸边联排的木码头和岸上的仓库民房。其中官私码头都有,渔船不停进出,岸边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很有活力。
另外,这一路上还遍布着烽燧和墩台,防御体系很健全。很明显,琼州这一带面临着相当严重的匪患。
5艘远来的舰船沿着海岸往南驶了约三四里路,很快,在洁白的细砂覆盖中,岸边出现了一处被木桩和望台包围的港湾:白沙水寨。
尽管比起更南边的泰国马来等地,海南的纬度还是有点高,但是这里的气候相对大陆来说,已经妥妥算是热带区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