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页

第二日,考经义。

这对时亦来说,是最没难度的一场,可能是幸运之神再次降临,上面不少题目都是他们压中的。

例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中?而不倚强哉矫义”;“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之类。

这些都是景朝发展农业工商以来经常被提及的经义,要解其意,联系上景朝最近的发展,不用剑走偏锋,也能答的圆满,不过申时,时亦就已作答完毕。

做完后,他对着答卷又再三检查了两遍,就听到隔壁纸张翻动的声音也停了下来,想来应该是也已经答题结束了。

时亦看了看时间,不过申时四刻,隔壁昨天晚上夸张着说省试题难,等真做了题目,却又比周围许多人更快一些。时亦撇撇嘴,也不排除隔壁空了几题。

诗赋经义之后,对时亦来说,算是最轻松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在科举四试上,他最擅长的是论和策。

但是真正考起来,策论反而更让时亦为难,因为这是他要一展身手的战场。

如果说诗赋和经义时亦只是力求不出错,求一个稳字。那么来到策论上,为了能够让考官眼前一亮,为了能榜上有名甚至高中会元,除了稳之外,他还要保证文章的新和奇。

又是一夜,早上起床时,天空雾蒙蒙的开始下起了小雨。

时亦心中一凝,将考试的木板往考棚里面拉了拉。

第三次考试为论,题目包罗万象,可议朝政,可议古人,可议民生,可议朝臣,这是考验考生眼界和思想层次的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