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直播也越来越红火了,虽然不像别的大网红那样突然爆火,但粉丝却十分稳定地增加着。

连带着,咨询室的业务量也多了起来,都是一些刚好在苏南居住或者上班的粉丝,联系上门咨询的。

其实严重的心理问题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的来访者要么咨询家庭问题、要么咨询情感问题、或者咨询一些青春期问题等等。

现在处理起这些问题来,元嘉早已得心应手,总能快速地找到切入点。

心理咨询师的客户群,很大程度上是靠熟人介绍的,像是算命先生似的,三四线小城市最常见,经常会听到长辈们说‘啊,某某大师很厉害,算的特别准,结婚、开业、子女命运什么的,都去找大师算算’

于是便有人跋山涉水地去找大师算命,带上重金厚礼,祈求大师的金口良言。

算命这种事,其实也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顶尖的算命大师,必定精通社会心理学,但要说真像神仙那样,洞悉过去,预知未来,还是挺扯淡的。

甚至如果元嘉愿意,他也可以给人‘算命’,而且绝对是大师级别的水准,看看对方的面相、谈吐、穿着、手相,他便能将对方的职业和性格推测个八九不离十。

听说现在还有科学算命,理论就是世界其实是虚假的数字世界,每个人的一生早已被程序设定好,算命大师可以像黑客一样钻漏洞,找出你的那串代码,推测过去和未来。

如今的算命先生,已经换了个更高大上的名称,叫命理师,可以在网上下单预定,命理师就会来教你怎么做。

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有些人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去看心理医生,而是找命理师给算算。

元嘉以前就遇到过一个抑郁症的来访者,他的父母就不相信什么抑郁症,找大师看了之后,大师说是有怨灵伏在他身上,要驱灵,于是父母就联想起自己的家庭矛盾,深以为然。

这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就像大师们喜欢说的那样,诚心的人才算,不诚心的别来……

落后地区里,依旧不少父母喜欢在高考前找大师给孩子算算,大师说肯定能考上一本,后来真考上了一本,父母欢天喜地地拿厚礼重谢大师,却忘记了孩子自身的努力,这种事情也是蛮可笑的。

……

周五一大早,陈主任就给元嘉打来了电话。

“带上你的学历证、职称证、身份证、还有体检报告……过来办公室这边。”x

“过了?”

“赶紧的。”

“好嘞。”

没有太多意外,元嘉顺利地通过了外聘讲师的考核,挂了电话之后,他收拾收拾东西,便过去苏大找陈主任了。

陈主任拿出来《外聘教师聘用协议书》,一式三份,分别由教务处、学院和元嘉本人留存。

元嘉详细地翻看合同条理。

他的岗位职责是《临床心理学》的任课讲师,带的都是大三的学生。

课程表也有了,每周二、三、五有课,周三比较忙一点,上午下午各有一堂课,每周八个课时,算不上多。

工资这部分由四大块构成,职务工资+津贴+课时费+补助,元嘉简单算了下,每个月拿到手的钱大概在六千块钱左右。

算不上多,但胜在稳定,而且还是比较清闲的,毕竟只要上好课,其余时间都是可以自由支配的。

目前元嘉的咨询室访客也算不上多,大部分时间都是空闲的,留着来去学校上上课倒也挺不错的。

关键是大学老师这个名头,可以给他的职业形象加分不少。

前两周为教学试用期,是有教学效果评分的。

日常的工作主要就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出考题、评成绩、材料归档等等,熟悉了之后就很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