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页

同时要求各地的官员豪强,捐献粮饷,用来组建大军。

被大明朝皇帝这么一搞,各地的官员怨声载道,纷纷觉得皇帝这是从他们口袋里抢钱,极为不满。

不过皇命不可违,只要大明朝这面旗帜还没有倒,这些官员就不敢明面上拒绝大明皇帝的命令,该给的钱粮还是要给。

不过自己的钱不能白白的就这么送给皇帝,需要从其他地方收回来,于是乎他们想到了各地百姓的身上。

几乎是紧随着皇帝的捐献令,各地官员自作主张,巧立名目的税收也多了起来,几乎讲老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全部都涵盖了。

具体到什么程度呢?有一个较为典型的地方郡县,一户人家需要缴的赋税多达数百种,零零目的摆了出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既然整个天下都是皇帝了,那么你一个贱民喝水就是和皇帝的水,要给喝水税。收稻谷要收收稻谷税,上个茅坑要给茅坑税。反正不管如何,老百姓干什么都要收费。

这一下子是彻彻底底的,将那些老百姓逼得没有活路了,大规模的流民逃亡出现无数的盗匪顷刻之间遍布大连各地,让得大明的治安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并且因为大明皇帝的数次反复无常,颁布的政令朝令夕改,已经彻彻底底的伤透了底层人民的心。

到了现在,如果昨天再次来到南部六省或者大明其他地方招募军队,他们用来对抗大明朝的讨伐,绝对不会再出现之前那样望风归降的事情了。

不只是底层人民,甚至是位于社会中层的富裕阶级,那些有小商人小地主组成的地方实际掌控者,他们的利益也在这数次政令更迭中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尤其是现在各地父母官四处搜刮民脂民膏的时候,作为地方有财富的他们,被当成了一块块肥肉。

真正在这次动荡中获得利益的,也就只有那些大地主大商人以及大贵族。

因为是决策者,所以能够肆意用自己的权力来为自己捞得好处,并且也没有哪个不开眼的人敢找他们麻烦。

第480章布局完成

钟御的军队倾巢而出,大明皇帝正焦急的搜刮钱粮,想要组建新军,再次将叛逆镇压下去。

只可惜,虽然他又拿出了自己的一部分小金库,再严令官员地主们捐献钱粮,但所得终究不多。

并且因为皇帝失了大部分民心的原因,愿意来参军的人太少,虽然组建军队足够了,但其中的兵员素质却远远不及之前几批。

到了最后,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大明皇帝也只招募了寥寥20万新军,守卫帝都周边勉强可以,用来讨伐叛逆,那就完全是一个笑话。

新军招募完毕之后,结果才得到了这么一点点兵马,皇帝的计划无疑成了笑谈。

无奈之下,大明朝现任的老皇帝只能下令20万新军拱卫帝都,分出一些兵马镇压帝都周边中部几省。至于其他南部诸省的安危与归属,老皇帝也只能表示爱莫能助。

在老皇帝的心理,南部六省收回来之后根本没给他贡献多少钱,粮反要他这个朝廷倒贴不少钱去赈灾。

这几年下来,朝廷在南部投入的粮饷不知有多少,最后得到的却是不足万一。

在如今朝堂高高在上的诸公心里,南部六省已经从富庶之地变成了不毛之地,成了鸡肋一般的存在,留着它就等于留着一个包袱。

如今能趁着这个机会,将这个包袱甩开,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