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页

当赵国的15万大军来到琅琊城下时,城内只有10万刚刚集结完毕,军心惶恐不已的5万齐国老弱士兵。

这等实力,相较于城外的赵国精锐,相差何以十倍计,不足一提。

赵国城外的主帅军神李牧相信,只要给他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拿下这座举城惶恐的琅琊城,彻底的扫平齐国最后的底蕴。

然后提兵北上拿下齐国剩下的胶东郡,为赵国的版图之上,再添加三郡之地,百万人口。

若是能够吞并齐国,那么赵国将一跃成为比肩秦楚的大国,成为在天下间举足轻重的一股力量。

于是乎,抱着这种野望的李牧,在大军已经集结完毕,力量与士气达到了最巅峰的时刻,径直下令全军进攻,想要借此一战而下琅琊城。

围绕着琅琊城归宿的战争,兵力足足达到了20万之巨,这场战争的胜负,将决定着齐国的兴衰与灭亡。

同时,在魏国与陶国的边境。

当齐军的统帅听到自己的祖国被人进攻,国都都即将被人攻破,危在旦夕。

惶恐之下也顾不得什么盟友不盟友,屏障不屏障的事了。直接不管陶国上下的哀求,直接连夜起兵,火速的回国支援了。

在急速赶路之下,不过三天时间,10万齐国精锐就跨越了陶国全境,赶到了薛郡的边关,与那里的赵国守军爆发了激烈的战斗与冲突。

不过,虽然齐军人多,实力较赵军更为优厚一些。但赵队毕竟有着守城的优势,齐军一时之下却是难以攻破,打开回到国内的道路,两边僵持了下来。

而陶国与魏国,在没有了外力的干预之下,又一次爆发了惨烈的战争。

这一次魏国可没有留手,现在好不容易劝动了自己的盟友,与自己有着生死之交的赵王,在自己的诱惑与劝说之下进攻了齐国,将齐国对于自己的压力给卸去。

如今,陶国的所有外援已经通通去掉,正是攻破他,夺回陶郡的千载难逢之机。

所以魏军呼啸而上,以排山倒海不可阻挡之势,席卷了陶国的上下。

不过,陶国终究还是有着一定的实力,并且前方还有三座重镇留守。魏国想要攻破,一时之间倒也不可能,陶国应该还能再撑一个月的时间。

6月中旬。

当围绕着陶国、魏国、齐国、赵国四个中原国家的战争爆发,一下子就吸引了天下所有人的目光。

这四个国家的面积覆盖了整个中原大半区域,甚至加上赵国,连北疆都有了影响。几乎可以说半个天下,都被这场战争给影响到了。

这么大的动作,自然不可能不引起各国的目光与警惕,以及心里的那一点点小心思。

楚国就有这样的心思,他以往就有这趁着敌国国内混乱,或者国君死亡、或者国内爆发内乱、又或者与他国交战的时机,趁乱入侵他国,借此通并此国领土的习俗。

所以楚国上下当即就像出兵,趁着混乱在这些国家身上啃下一块地盘的想法,不过终究没有行动。

他的南方还有一个越国,让他头疼不已,哪还有精力再去招惹其他这些疯子,不怕惹祸上身吗?

所以楚国上下只能哀叹一声,又再次磨刀霍霍,出兵20万精锐再次南下,侵犯越国,准备趁着没有外部压力的时候一举将越国灭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