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页

可如今,联军的动作打破了这一个默契。

直接无视那些文人士子所代表的地主阶级,将他们残酷无情的镇压,就如同镇压那些没有任何背景的草根流民一样。

这让他们感到深深的危机,以为是各国君王对他们动手的危机。

所以,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以及自己的生命财产,他们动了。

帝元六年,10月初。

此时的联军,战场之上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将他们对面的齐军打得节节败退,接连失土丢城,狼狈不堪。

并且,在两个月内,齐国北方的济北郡,在联军强大凶猛的攻势之下,境内20万守军终于支撑不住,城破兵败。

于是乎,十余万联军兵戮济北,在这片繁华的土地之上,肆意的享受他们身为胜利者的战果。

10日之内,整个联军在长官的默认之下,随意的肆虐,杀戮,掠夺。用整个济北郡的财富,来激励他们继续征战下去的野心。

是以,当济北郡的所有联军重新集合后,准备攻打下一个目标,也就是齐国国都所在的临淄郡时,原本繁华富庶的济北郡,到处都是破败之景。

据随后前来接收地方,建立统治的燕国官员统计,整个郡内,所有残存的人口,从战前的70万众,变成现在的不足30万,折损大半,并且所余多为老弱妇孺,青壮寥寥无几。

如今的齐国,已然到了灭国之时刻,随时都有可能倾覆。

齐国国内已经不足50万的大军,而且青壮在之前的战争中折损大半,整个军队之中都不知道能不能凑出20万青壮。

可他对面的联军,却还足足有着60万左右的大军,多为能征善战的骁锐,不是这些齐军能比。

不过,就在这时,联军后方传来了一个消息,极大地震动的联军上下,让得他们原本极为猛烈的攻势一缓,陷入停息,给了齐国充足的喘息时间。

第237章阶级矛盾

帝元六年,10月中旬。

联军之内,赵,魏,楚三国国内,近半郡县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动乱,无数人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在地方肆意的打砸官署,掀起叛乱,国内隐隐动荡,风起云涌。

而这些叛军的领袖,无一例外,是地方上那些享有盛名,掌握着极大能量的地方豪强地主。

他们有着足够的名望,可以让许多百姓平民听从。更有着足够的钱财,能够给这些百姓提供足够的粮草。最最重要的,是有着足够的兵甲器械,让这些百姓有了足够与官府大军对抗的力量。

是以,动乱就这样发生。

叛乱首先发起的地方,是赵国的太原郡,楚国的江东郡,以及魏国刚刚收复不久的陶郡。

这三个郡,有的是没有经历过战火,承平已久,地方豪强根深蒂固的大郡,如江东郡。

也有刚刚收复,但对战争的影响并不大,军内力量保存完好,地方豪强体系并未冲到冲击的郡县,也就是太原郡以及陶郡。

这三个郡,是联军内,地方豪强地主势力最为强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