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好听,不忍舍弃故土百姓。说穿了他也有他的顾虑。唐夏之争那只是表象,往深了说那其实是关陇士族和山东士族的争斗。李唐代表的是关陇一派,而魏征所属的虽不是山东士族,可却是山东新兴力量士豪一族的代表。两派利益上有一定冲突,要他转投李唐确实是有顾虑的。而且当初他和李密去唐的时候,感情上也受过一定伤害。

“先生顾虑,小晋完全理解。若先生不嫌弃,请听小晋一言。”我放下茶碗,神色一正,看他道。

他面色也一正,正襟危坐,认真看我。

“晋郎请讲!”

“我大唐关陇出身,虽然比不得中原山东士族,但先生也不能说我关陇士族就没有了体面高贵。如今天下之势,已从原先三分天下而变成了两分天下。更何况这两分天下,目前也不明起来了。”

他点点头,表示自己在听。

“夏主倾国兵力去援洛阳,与我大唐秦王对阵。秦王威名,先生应是听过的。”

“秦王少而敏捷,长而神武,威名远播。但夏主之德,仁厚之心,也是世人皆知的。”他说。

我摆摆手。

“先生此言差矣。打仗不是治,重武不重仁。此一战,夏主虽然出师仁义,但却未得先机。我秦王虽然久攻洛阳,师已疲惫。但秦王拿下武牢,先机已得。且秦王神武威名,将士皆以为天意,虽疲却不馁。夏主此去,虽然胜利先前,但骄师急军,僵持不得。然而武牢未得,与我秦王相持,日子长了,必生倦意。到时候,三十万大军只怕军心溃散,亦不足为惧。”

他低头垂眉沉思。

“前方战事先且不论,就政事而论。先生如今身在夏朝,可有施展?”

这一问说动了他,他面色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