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是没有废,可太子在东宫却明明白白的成了个摆设。掌握着东宫实权的是今上嫡长子晋王,这个不是太子的太子。晋王没有任何授衔,只虚领个代东宫总领。这样一个虚衔实权的所在,犹如一把明晃晃的刀高悬在太子头顶,谁知道什么时候会砍下来?
且晋王也非仁厚等闲之辈,这三年里生生找了太子殿下许多麻烦,大大小小有理无理,直把殿下当个软柿子任由捏挫。
内忧外患双重压力之下,好端端一个本来意气风发趾高气昂的皇子就生生被折煞成了个懦弱胆小,贪生怕死的太子。
太子殿下也不是个生来就窝囊的人。当日宫门事变的时候,还是这小小的躯体抱着护着韦娘娘,簌簌发抖之下却挺立不倒。
死不过是瞬间的冲动,可三年的等死,却是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翻覆折磨。
磨的人没有棱角,没有激情,也没有了雄心壮志,只求平平安安活下去一个卑微念头而已。
有时候想想,这也好。倘若太子殿下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恐怕也活不到如今了。
没有了志气却有了活下去的韧劲,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这三年来,为了讨好晋王,太子殿下亲自做羹汤不算,还任由取笑狎戏。然而如今来了瑞王,却是个越发得寸进尺的主。
晋王在时,虽然也肆意凌辱,但总算还在不离伦常。但现在眼见瑞王的所作所为,岂止是狎戏取乐,简直要置伦常于无物。说起来,到底是堂兄弟,怎么能。。。。。。
再说了,也不止是堂兄弟,这样胡闹下去,万一有了闪失可真是给皇家脸上蒙羞。
可这事,这事他怎么劝呢?
劝瑞王?想都别想。瑞王知根知底明知故犯,是铁了心的胆大放肆。
劝太子?怎么劝?他怎么和太子说这男女之事?
劝了又能如何?
瑞王不会罢手,太子又如何能抵抗?
抵抗了又如何?
且不说会不会成功,成功了又如何?得罪了瑞王,太子殿下的处境只怕更加堪忧。
如今晋王之势已经不可阻挡,倘若再失去瑞王的支持,太子将如何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