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岐歌忍不住摇了摇头,而太原道域圣人自己也知道糊弄不了白岐歌,也不出声了。
事实上,太原道域圣人此刻情绪极其复杂曾经的池,屹立在至高之上,袍的俯瞰,是漠然而冰冷的,对他而言,人间种种,皆是过眼云烟。
作为永恒的不朽者,扡只是潜下心来,闭关观察一次世界的运行法则,也许就已经过去千载岁月,即便是最亲近她的那些门人弟子,也已经彻底更新换代一两圈了,根本建立不起最基本的眼熟印象,最后自然而然只剩下漠然失去至高的宝座,沦落为跳蛋之灵,袍却看见了一些往昔未曾注意到的事情。
老人持剑而行,寄托在其剑锋之上的,是太宵宫十万载的荣耀。
多少英烈与鲜血,多少慷慨悲歌,皆蕴含在其中,化作于天地间摇曳不休的铁血旌旗。
那剑锋,熠熠生辉,傲骨凛然,至死不悔剑意如歌,歌中傲啸,一如老人所言,他剑锋所指之地,在他的血未曾流尽之前,谁敢妄言一切皆以注定。
那剑,不一定强,但却足以让人感到震撼甚至连太原道域圣人,都感到震撼。
收徒传道,创建太宵宫,仅仅是为了方便十万年前,对着众弟子,随意吩咐,让他们在自己闭关时,维持此世之秩序。
那时的池,漫不经心,十万年间,他冷漠俯瞰,不曾在意这一切。
十万年后的现在,池陡然惊觉,昔日漫不经心收下的弟子们,在池的随口之言下,十万年来为了维持此世之秩序,到底付出了什么。
一代又一代的弟子,为了这个使命,前仆后继,血洒长空。
一座座墓碑,砌成了丰碑,满载荣耀,也尽是血之悲歌!
正因为有这样的荣耀,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悲歌,十万年后,才能诞生这样的弟子,纵是必死,也能从容举剑而击之。
一如老人所言,他并非承载这份荣耀的唯仅仅是这份荣耀的一部分。
因为,若真到天裂之时,必然有无数太宵弟子举剑而起,用自己的剑与生命,去补这天裂之痕。
以补天立道的圣人,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迷失,但袖不经意间留下的痕迹,却化作无双之神剑,依旧行走在补天之道上,历尽十万载的岁月,依旧熠熠生辉,锋芒如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