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页

母亲在厨房做饭,父亲在客厅看着电视,看见他回来,父亲随意说了几句,约莫就是赶紧去洗手,准备吃饭了,吃完饭后,别老是玩手机,先去把作业做了。

在县城政府机关里上班的叶父,在县城小公司里上班的叶母,还有一个在县城小学里上学的叶易,构筑成这个简简单单的三口之家。

人的很多态度与抉择,都是时代浪潮冲刷之下的抉择。

比如说叶父,作为爱看新闻的他,早些年智能手机兴起的时候,他也兴致勃勃的在上面翻云覆雨,家里的电视机久久不开,但随着时光渐过,互联网的真假难辨,谎言谣言让他感到厌恶。

最终,他最终还是不自觉再度打开了电视,觉得电视台上的新闻,虽然难免有避重就轻的嫌疑,但相对来说,却是经过详细调查,各方证据链发展详细完善,少有反转的确凿之言,那是真实的基础。

比起网络上,因为时效性就是一切,今天只问一家,拿到一嘴之言就上传,形成新闻,然后明天又拿到另一人的言辞,又形成反转,其中甚至还掺杂着想当然的脑补,与恶意的谣言,更显混沌。

如此abcd反转个四五次,最终才会拼凑出真相的碎片新闻,叶父感到很反感,因为他感觉自己的独立思维能力被殴打,而更多的时候,这些碎片新闻,在网络上不会有真相。

凭借自己态度,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面之词去相信,把自身凌驾在法律事实之上,用脑补去实行审判的网民,会撕裂真相,反正不管最终的结果什么,反正他们就是只想看到自己愿意相信的,并且千方百计让别人也加入他们。

在这个可以不负责任随意吃人血馒头的年代,愚蠢与脑残,戴上互联网的面具后,聚集在一起,也可以成为一种不可匹敌的力量,他们高呼这是民主与自由,这就是互联网的后真相时代。

忘了说,叶父虽然看似普通的小公务员,但其实,他还隐藏着一个身份,那就是一个兴趣使然的网络撰稿人,写一些文章,投稿到各大媒体,赚点小钱钱,为养家糊口增添一些额外收入。

后真相时代这个概念,前几年在欧洲与美国发酵爆发,被列为核心级文化现象概念,而炎黄帝国这几年才兴起,叶父颇为敏锐,提前意识到了这些,所以提前研究了一下,结果就是他的相关稿件很受欢迎,收入大幅度增加。

叶父偶尔也会和叶易,指着新闻,聊起这些,源自于叶父的言传身教,也影响了叶易,虽然是最贪玩的年级,但相对来说,比起同年龄的人,他也同样对互联网有微妙的排斥感,他玩手机的时间,远比同学更低,甚至连微信与qq都懒得弄。

当然,这也和叶易那部连用微信都会爆卡的破烂智能入门机,很有关系。

“你现在要做的是好好学习,而不是整天想着玩。”

叶父叶母对此很是执着,叶易自然没脾气,叶母更是以“别人家的孩子”这种大杀器,教导着叶易。

“你看看人家刘小星,才九岁,已经是世界第一的强者厨师,力压世界群雄,多威风啊,上次我们县城的黑暗厨师协会分部聚会的时候,分部的会长响应总部号召,提倡我们县城也要培养天才弟子,搞了一个小学生天才厨师培训班,但你看看你自己,虽然是小学生,都快十一岁了,我都不好意思向部长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