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页

硬化过的泥土密度极高,甚至比金属还要高。

李官默默的,在镇江的油池里,四百多个屯油空间的底部,偷偷的开出了一个小洞洞。

顺着泥土中形成的中空管道,不断的往下边开始漏了起来。

油量极大,不一会儿,就将李官开辟出的这个油池给装满了。

李官颇具匠人精神,为了方便操作,在那些管道的入口,还开了一个阀门。

完全人性化操作,缺油了,就把阀门打开。满了,就把阀门关上。

李官建造的这个油池非常大了,装满大概能装约莫七百多吨。

数字看起来不大,其实如果放在使用中,这七百多吨都够新世界用好几个月了。

七百多吨,对于上方的油池也是个恐怖的数字。但是,他们将油池分为了四百多个隔间,李官又是在每个隔间都开的有洞。漏油的时候,四百多个隔间平均均分的往下来漏一点,这就是个不得了的数字了。

七百多吨化工成熟的汽油,匀到四百多个隔间里,每个池子最多只往下边落上个几厘米。

末日之中,哪有那么严谨的数字监控规格?注意明火和安全,油池里设置个标尺那已经够差不多了。谁在意的到那下降的几厘米呢?都会以为,这是自然损耗吧。

后勤部的员工到来了,即刻开始对整个油池进行起了细节的工作。

这一次,李官准备要建造的,是一个完全密封的油池。

就像是它本就在地底一样,没有任何的路,没有任何的开口。

只是在油池的五百米之外,是一个小空间,开辟出了机房。

后勤部的人将电路从苏州接到了这个机房,设置出了抽油泵。

将那抽油泵完全埋进了地底油池之中,接了一根管道通往机房。

机房向外再五百米远,地底一百米处又是一个蓄油池。

抽油泵将油池里的油从下,抽到上方之后。那油池的底部又开了孔洞,完美的向下流淌而去。

就这样,一路从镇江到苏州,地底总共建立了七八个机房和抽油泵。以及九个蓄油池。就这样一路通往了苏州。

一路完全没有任何的通道,泥土全部被硬化。完全是自动的抽油,只有地底中完全密封的机房和管道,再也没有任何的其他通道。

这摒弃了镇江人发现之后,会顺着隧道找到新世界的可能性。他们不可能再硬化过的泥土中,挖掘二百米深度,顺着油管找上新世界的。他们没那个能力。

总机房在苏州地底。

工作人员在苏州,就能完美的控制镇江的油池往下边的蓄油池漏油,然后一路往苏州抽。

跟偷扬州的电是一样的道理,神不知鬼不觉的去偷镇江联盟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