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登山,子高地,这两座尤其陡峭的地方,日军精心修筑的工事十分坚固而且隐蔽,一番重炮轰击后日军的反击没有减弱。
天空下着小雨,几千中国士兵在泥泞中向着山顶行进,一不留神就要摔倒在泥水里。
路不好走,还要提防日军工事中枪炮的阻击,进攻甚为困难。
占据了天时地利的日军以少对多,随时射杀暴露在射击范围内的远征军官兵。
偶尔他们还派出小队士兵走出工事,用掷弹筒、手榴弹和迫击炮猛轰。
海正冲很明智的没有去碰那两处险地,而是指挥着其所属的官兵,攻打山势较为缓的豆子山。
可即便是这座看起来较为容易的山头,也不是那么好拿下的。
日军枪法好,狙击手通常都用步枪和枪榴弹。枪榴弹抛的远,准确性高,比手榴弹还厉害。
用枪榴弹来瞄准射击,对于步兵比迫击炮还有效果。
攻到半山腰的一个排,在小鬼子各种地堡火力覆盖下,只是几分钟便被打的退了下来,并且有一半的人被小鬼子留在了那儿。
海正冲在前沿阵地上,通过望远镜看到这一幕,气得大喊:“督战队,把督战队给我派上去。
不准后退,排长后退枪毙排长,连长后退枪毙连长,营长后退枪毙营长。今天对我们至关重要,必须拿下豆子山。”
下面得到了命令的官兵,已经麻木了。
几次冲锋下来,三营的副营长马德红感慨:“小鬼子的枪炮好像长着眼睛,躲着还会被击中。”
营部卫生员李德文补充道:“小鬼子的机枪太猛了,一开火就压着咱们抬不起头,这种情况下还要冲锋,太难打了。”
可是感慨归感慨,还是要面对现实的。日军的火力猛,没法冲锋也得硬着头皮上。
因为士兵就得听从上面的命令,团部命令冲锋,连长就得督着排长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