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究’二字杨超加重了声音,众人仿佛都不敢用力呼吸,生怕听不清杨超下面的讲述。
杨超身旁的邹泰华更是用心的聆听。
“明代制炉,原料当中增加了金银,致使铜质缜密,铜色沉穆,触之更感觉细糯温润,这也是大明香炉的独到之处。”
杨超的这句话,让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滴溜溜的看着他,仿佛他们是大梦初醒。
“邹总,您看看您这款香炉,颜色是不是缺少了沉穆?”
话落,杨超把香炉送到了邹泰华手中,坐在了椅子上继续品茶。
大厅里高傲的古董鉴定师,一个个走到了邹泰华身旁,伸着脖子观看那款三足香炉。
根据杨超刚才的指点,查找上面细小的差距。
“啊?我怎么没想到呢?这颜色有着明显的差距,明代发黑,清代发黄啊。”
“对,看出来了,这款香炉确实是清仿的。”
“看来是我们大家全体马虎,才完成了今天这样的结果。”
众鉴定师议论纷纷,在杨超的指点下幡然醒悟,刚才的傲慢也荡然无存。
喝茶的杨超没有理会他们,仿佛一个人置身于室外,大厅里的声音和他没有关系。
“各位师傅,杨超先生是否等闲之辈?”
邹泰华抬头看向众人,眼睛眯成一条缝隙对大家说道。
“嗯,邹总,是我们大家有眼无珠,后起之秀看成了平庸之辈,惭愧呀。”
“杨先生果然有着过人之处,他的建树更是让大家臣服,我这里有一个小小的物件,还望杨先生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