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的咱都看不上。”李氏大嘴马哈的吹着。
祝氏的脸色僵了僵,一旁的李兴旺一个劲的给祝氏使着眼色。
宋青苑暗笑,渣娘爱吹,有的时候,也有用。
让祝氏知难而退,总比提了被李氏拒绝的好。以李氏的性格,拒绝人的时候,话不会说的很漂亮,相反,会很难听。
李家对李氏不错,对原主也不错,宋青苑不希望因为这件事让两家产生芥蒂。
............
转眼到了正月初八,县里的酒楼,菜馆已经正式营业,宋家的豆芽,也恢复了送货。
同时,钱货郎给两个儿子辞了工,正式跟着他做货郎,打通周边的豆芽市场,从而加大了在宋家的拿货量。
另外,又有两个货郎,闻风找上门来。
至此,宋家豆芽每天的出货量,高达三百斤,周氏也有了笑模样,看孙氏也不是那么不顺眼了。
这一天,周氏日盼夜盼的宋惠英一家,也终于到了。
“来了,来了,我老姑他们来了。”宋青茉在院里大声喊着。
宋老爷子和周氏听到,忙跑了出来,从驴车上抱下郑悦,嗔怪的看着宋惠英,“怎么来这么早,天还凉呢,等天暖和暖和再来。”
“这不是想娘了吗,总想着早点回来。”宋惠英搂上周氏的胳膊。
“不差那几天......”周氏抱着郑悦进了上房,“悦儿还小,在路上一折腾就是四五天,冻坏了咋整。”
“没事,悦儿穿的厚着呢。”宋惠英一边答周氏的话,一边道,“悦儿,叫人!”
“姥,姥爷!”郑悦乖巧的靠在周氏怀里。
这时宋家其他人,也都跟着进了上房,互相寒暄着。
............
宋惠英是宋家的小女儿,老太太的老来子,心头肉,二十出头的年纪。
生有一女,郑悦,今年刚满五岁。
宋惠英的丈夫,郑旭东,比宋惠英大两岁,泰来县,新乡镇人,家里在镇上开了两个铺子,条件不差。
家中有一寡母,还有兄长一家,郑旭东是小儿子。
宋惠英跟郑旭东,当年结亲也是有一段故事。简单来说,就是一钱袋子,引发的姻缘。
两情相悦,宋家才会隔着这么远,把女儿嫁过去。
上房内,郑悦已经和四郎玩到了一起,郑旭东也和宋老爷子等男丁,聊着。
宋惠英看到宋青苑等人进来,眼睛一亮,笑道,“我这几个侄女,出落的越发水灵。莲儿这长相,没得挑了,我们镇上也找不出几个比莲儿俊俏的。”
“苑儿的变化最大,老姑险些不敢认。”宋惠英拉过宋青苑仔细打量,“别说,咱老宋家的女娃,就是好看。”
“看咱家苑儿,现在娇俏的,等张开了,肯定更好看。蓉儿,茉儿,也好看,这孩子长的就是快,一年一个样。”宋惠英笑嘻嘻的说着。
拿过身边的包裹,“我给家里人都准备了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