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这种流动性很强的轮转换位当中,国际米兰这在上半场以及下半场迄今为止,都没有找到好的办法,在这一个区域进行有效的攻击。
现在,内斯塔撤下恰尔汗奥卢,把本那赛尔补到这个位置上来,恐怕很有可能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踢。
要知道,目前在ac米兰的边路进攻当中,左边后卫特奥,在攻防两端的贡献和稳定性,比右边后卫卡拉布里亚都要强了不少。
而比赛继续进行下去之后,大家发现内斯塔的思路果然是按照这个路子走的。
一旦皮球发展到左路,本那赛尔就会有意识的往中路靠,收紧和托纳利之间的距离,把左边路让给速度快、冲击力强的法国人特奥。
而这个凭借在ac米兰的优异表现成功跻身法国国脚的年轻人,利用自己强劲的冲刺能力,折返跑能力,充分利用了本那赛尔给自己腾出来的边路空间,频繁的高速套上套下,给对手制造了很多麻烦。
同样,一旦他套上助攻,本那赛尔就会立刻填补他留下来的边路空档,防止国际米兰偷袭自己的身后。
内斯塔就是设计了这样一套战术,用硬度和控制力都足够的中场,钳制国际米兰的中场人数上的优势。
而孔蒂显然也看出来了内斯塔的意图。所以,他要求自己的两个边翼卫,加强在两个边路上下奔跑的力度。
同时,两个边锋也要再积极一点,不惜体力,在进攻的时候拼抢对方的后防线,在防守的时候,则回撤到中场,和边翼卫完成轮转换位。
他们刚才就是用这一套拼掉了对手的恰尔汗奥卢,现在对方已经用了一个换人名额,说明自己的战术是有一定效果的。
不过,现在全场比赛已经进行了一个小时,两支球队在技战术上已经完全没有秘密可言,会影响到战局发展的还是意志和专注力。
托纳利显然是带着内斯塔的指示上场的。所以,他上场之后和几个位置上的队友都咬了咬耳朵。而且,他自己的表现也是很有说服力的。
他在拼抢当中的硬度比之前的恰尔汗奥卢上了一个等级,无论是和比达尔对位,还是和布罗佐维奇对位,都是一副毫不示弱的样子,完全表现出身上加图索的一面。
在他刚刚加盟ac米兰的时候,很多媒体都把他鼓吹成皮尔洛的接班人。可实际上,他的表现更像是一个皮尔洛和加图索的结合体。
当然,想要成为皮尔洛谈何容易,这么多年来,在组织进攻方面,最接近皮尔洛水平的意大利人可能是维拉蒂,可是即便是他,也距离皮尔洛的能力有一段不小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