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沃尔也屡次诟病过他传球为首的理念,传球对于三分手的科沃尔来说,简直是在明晃晃地告诉队友,我跑位没跑好,出手选择不佳,所以才会回传。

但李毅本质上,就是个独臂,或者说,每个打篮球的人,都是独臂。

谁没有想过自己狂得100分,带队获胜?

谁不想让所有的聚光灯都指向自己?

只不过大北斗张伯伦用自己的实例来告诉所有球迷,你可以得到100分,你可以场均50分+25篮板,你可以场均上场485分钟,但在nba里,你和对面的更偏向团队型的中锋拉塞尔遇到,八次季后赛你只赢了一次,你就天生矮一头。

拉塞尔和张伯伦谁是更好的球员,这个问题可以一直争论下去。

张伯伦的数据记录可以说一百遍,单场100分甚至可以说在nba里,没人可以打破,但拉塞尔有11个冠军戒指,张伯伦只有1个。

无法在荣誉上赢过拉塞尔,是张伯伦竞争第一中锋底气不足的一点。

第318章 巨星潜力

李毅在进入nba之后,也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奈何张伯伦给的教训太惨烈,他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地转变了自己的想法。

当个团队型球员总比当个数据刷子好。

而2013年麦迪底薪加盟马刺,只为了一枚戒指聊以自慰,更是给李毅的想法嵌入了最后一枚钉子;都不用说麦迪,大卫韦斯特为了冠军戒指,毅然放弃了千万年薪,接连加盟马刺和勇士,为的,不还是让自己的运动生涯无憾的那枚戒指吗?

庆幸的是,科沃尔早早发现了他的想法的弊端——当团队型球员可以,但你得有自己突出的部分,才有资格留在这个弱肉强食的联盟里。

就像克劳福德,都知道他没防守,但人家的进攻炉火纯青,上去就能得分,你不要?有的是球队要。

所以科沃尔一直鼓励李毅要打得独,打得自私一点,而李毅终于在今天明白了科沃尔真正想要灌输给他的理念:

真正的团队型球员,都是以自己不可替代的特点为基础的,如果李毅没有足够的得分能力,那和老年基德有什么区别?

现在的李毅才能算得上真正地表现出自己巨星的潜力,真正和2013-14赛季的库里一样,只差一步就可以踏入联盟一流巨星的行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