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枪杆子里出政权!

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势必会引起一些人的反扑,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引起造反,那么军权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

因为见识过现代化的军队,所以宋褆对于这个时代的军队并不感冒。而且这个时代的军人还有黥面这种宋褆看起来极其恶劣的存在。

所谓黥面,就是在脸上刺字,这种行为最早源于五代时期,他们为了防止士兵逃亡,而在他们脸上刺字,事实证明这种行为效果确实不错,黥面的士兵逃亡数量远低于不黥面的。

但是在宋代,不管是南北两宋,官府的明文规定里都没有军人黥面的说法,后世之所以会有宋朝军队黥面,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宋代军人的待遇以及其他相关问题。

比如,宋朝的厢军,也就是地方部队,相当一部分的厢军都是来自于被发配的罪犯,也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对地方上土匪的招安,这些有犯罪记录的人,脸色都是被刺字的,所以也被称为贼配军。

另外,由于宋朝军队服役期超长,常常是十五六岁入伍,六七十岁才能退役,而且长官也会克扣薪水,平时缺少训练不说,还得锻造兵器,修筑城墙,架桥铺路,这些都是他们身为士兵要干的事情。

就这些不说了,宋朝士兵还得为官员服役,送往迎来,抬轿打旗,挑担运输,这些也就罢了,还得给他们修建宅子,当建筑工人,如果不干,那么就军法从事。

在这种情况下,宋朝军队逃兵数量越来越多,为了控制逃兵,军官们想出了黥面这种方法,于是便开始了刺字扩大化,不是罪犯的厢兵和禁军也开始了刺字。

于是黥面就成了士兵的铭牌。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南宋年间,随着两宋之交宋金战事的爆发,以及后来宋蒙宋元战事的频繁,军人的地位开始提高,刺字的也越来越少。

这不得不说算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和平年代军人地位降低,他们使劲的折腾士兵,导致士兵大量逃亡,接着又把黥面这种属于惩罚罪犯的行为延伸到了士兵身上,就是为了防止他们逃亡。到了战争频繁的年代,随着军人地位的提高,这种行为又渐渐消亡。

冷知识,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这句谚语便出自宋朝。

对于军人的这种压制,可以说是五代十国对于宋朝最大的影响,从唐末藩镇之乱开始,再到五代十国这七十多年时间,两者加起来差不多上百年。

在这上百年的时间里,武人们极大地展示了自己的下限,各种叛乱造反层出不穷。五代十国不仅仅是个社会秩序崩盘的时代,更多的是道德秩序崩盘,国家秩序崩盘,人伦秩序崩盘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你可以找到所以人类所能干出来的最恶心,最败坏,最难以让人置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