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页

重归新加坡1995 咸泥螺 1542 字 2022-11-18

李晓凡在应付着寒暄的时候,心里暗自嘀咕,姚市长这么大一位领导找我不会就聊这些东西吧?

果不其然,寒暄几句后,姚远程对李晓凡问道:“李总,您持有这么大一笔外汇财富,将来有什么打算啊?”

李晓凡微笑道:“不瞒几位领导,我已经参与投资了我们老乡倪院士发起的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项目,支持倪院士的中国芯工程……”

李晓凡的话让姚远程感到很意外,吃惊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啊,倪院士可是我们整个明州人的骄傲啊!”

“也就最近的事情。我觉得倪院士的这个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项目非常有意义,他老人家非常有远见,所以就支持了一把。最近刚刚在上海注册成立了中外合资的上海长江科技投资公司,作为我们新加坡怡凡公司进入国内的一个投资平台……”

“李总,您的这个决定很正确!把研发放在上海。但是,将来的产业化基地,

搞了半天,原来姚市长亲自出马会见李晓凡,为的是邀请李晓凡返乡投资。

第379章 鸟公司与首富的烦恼+小姑来电

接下来,姚远程让明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保税区管委会的两位主要负责人介绍了一下他们两家国家级园区的优惠政策。

李晓凡听下来,当下的外资政策还真优惠,如果属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产业,七通一平的工业土地协议转让价5万一亩,免交设备进口关税。

在国家对外资的“两免三减半”税收政策基础上,管委会还出台了更加优惠的“三免五减半”税收政策,好的项目还有落地补贴。

当年全国正到处兴起招商热潮,各地都在拉项目,比拼谁的政策更优惠,套用李晓凡重生前那句时髦的话来说“内卷”很厉害!

当下作为全国首批计划单列市的副省级城市明州的招商主要竞争对手是隔壁江苏的昆山和苏州等城市。

这昆山是个奇葩的县级市,神一般的存在!1985年没有向国家一分钱,地方自费创建了昆山开发区,随后开挂,一路狂飙,到了1992年8月神奇地被国家批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开创了全国从一个县级开发区开挂成为国家级园区的首例!

当年靠近上海的昆山成功吸引了从上海溢出来的众多优秀外资项目,其中以众多的台资项目集聚是最大亮点。

明州市虽然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深水良港--北仑港,但是当下从明州到上海的交通并不方便。

连接明州到上海的沪杭甬高速公路还在建设中,要两年后的1998年底才全线建成通车,连接两地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要十年后的2005年才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