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页

重归新加坡1995 咸泥螺 1538 字 2022-11-18

“这倒不认识,但我有老同事和清华的校友在这家公司工作。怎么了,李董,您想找这家adi公司?”

“我今天看到一则新闻说这家adi公司采用s技术成功研发出了微型加速度计,大批量应用于汽车防撞气囊的弹出控制。所以想了解一下s这些技术和这家公司的情况……”

“哦,李董您说是惯性s传感器。我以前也略有研究,这个惯性s传感器的市场前景非常广泛。而高精度的s惯性传感器将来可用于工业、国防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倾角、加速度和振动测量……”

让李晓凡没想到的是陈大同博士对s这个领域很有研究,介绍起来如数家珍。

“李董,其实adi公司在1993年就研发出这个微型加速度计s传感器产品了。前年德国博世bosch公司发明了硅高深宽比加工的深度反应离子刻蚀工艺,成为了s的主流工艺。此后,s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围绕深槽刻蚀技术发展出多种新型加工工艺。当下,这个s主要应用于代喷墨打印头,硬盘读写头、硅加速度计和数字微镜器件产品上……”

听到“硬盘读写头”李晓凡心里咯噔一下,这不就是毛思明博士在研究的技术嘛!

与陈大同博士通完电话后,李晓凡过去边上的研发楼,找到了正在带领一帮技术人员在安装研发设备的毛思明博士。

李晓凡跑过去向毛博士请教。

毛博士笑着解释道:“其实我们现在研究的就是一种s-gr集成磁传感器技术。我们当下研发的gr巨磁阻传感芯片,就像做蛋糕一样,由几十层的复杂工艺组成。它是一个集磁性薄膜、半导体集成及纳米技术为一体的技术,这技术结构我们可以套用一个数学公式:gr巨磁阻传感芯片=磁性材料+纳米技术+半导体集成……”

……

经过与陈大同博士与毛思明博士的沟通,李晓凡慢慢地心中有了思路。

等毛思明博士忙完后,他让秘书梁贝妮把潘占隆博士与毛思明博士两位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两位,把你们请过来,我是想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我们怡凡公司科技板块的未来发展战略问题……”

一下子上升到整个科技板块的未来发展战略高度,两位博士一下子受宠若惊。

潘占隆博士与毛思明博士俩笑道:

“李董,您肯定有了什么新想法吧?还是直说吧,我们两个是搞技术的,对于这战略研究和投资等这么深奥的问题,我们俩不太懂也没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