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念头也就是一闪而过,然后柳明月就想起来自己刚刚在杂货铺子里头买的东西,单单就一家店,多少是少了些东西,要办好这个宴席,需要采买的还有许多。

“这一着急,东西倒是都没买齐。”柳明月抱怨道,她原本都打算要再买一些餐具,即使能在村里头找相熟的人家借来,但该买的还是得买。还有一些杂货铺子没有的食材以及糕点等,柳明月想了想,索性提议道:“要不就简单些,直接买一头猪,杀猪宴总归是吃得的。”

正好剩下的就能做腊肉和腊肠,留着过冬的时候吃。

要知道以他们消耗肉食的速度,这一头猪是绝对不够的。而且,接下来都要在村里头住着,日常吃肉也不容易。柳明月还买了许多腊鸡腊鸭,留着慢慢吃。

“其实也成的,每桌上个排骨,红烧肉,半只鸡配上点卤水,然后再整个豆腐,青菜瓜果。样式不用多,量大就成了,村里头的人多讲究实惠,到时候让村里头掌勺的大成叔来帮忙就成了。”徐燕三言两语就给点明白了。

她虽然没有亲自办过喜宴,可跟在婆婆和长嫂身边这么些年,大大小小的事儿也经历过不少,多多少少学到了些东西。起码的见识有了,那这事儿几乎就是过了一下脑子,方案就出来了。

柳明月还没说啥,老陈头已经点头应和了,“的确是这样,到时候还能再添个蒸水蛋,炒个饭,一道海鲜汤,最后上个糖水,正好凑够八样,意头好。”他刚卸货的时候也看到了海货,虾仁干还挺大颗的,都能用上。

徐燕见秦嫂正在厨房忙活着,便主动告辞,“时候也不早了,我先回家去了,我怀孕的事儿还先别往外说,还不满俩月呢。”她是怕柳明月忘了这个习俗,多嘴说了一句,“你家孩子都挺乖的,也不吵闹,真好。”

其实很多人都猜测,柳明月带回来的这些是陈家的仆人,可到底没有证据。加上她待这些人也是真亲近,老陈头和秦嫂也不是那种畏畏缩缩的人,大大方方地跟村人交际,阿香脾气是怪了些,可长得挺好看,也勤奋,跟家里的几个孩子都相处得不错,真的不大像。

柳明月回柳家村也住了这么长时间,大家都习惯了。

一边往家里走,一边思考着另一件事儿的徐燕,正好迎面走来的杨梅给逮到了。柳明月她爹这一支人可多了,杨梅是五房媳妇儿,流浪来的,一同定居下来的还有她哥哥杨大柱,入赘了村里头的一户人家,生了五个孩子呢。

她找徐燕也不过是八卦而已,前些日子她去哥哥家时,正好听到了嫂子说起隔壁,也就是柳明月家的闲话,这会儿见徐燕从柳明月家出来,自然安耐不住自己的八卦之心。

村里头的女人大多数如此,对于家长里短的事儿有无限的乐趣,总是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在这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