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珺的声音继续在他耳边响起,“其后的一些内丹修炼家认为,十月胎圆之后,婴儿移神天谷,仍须藏以玄玄,守以默然,聚天地生意以哺之,如异人所说:“婴儿移在上丹田,端拱冥心合自然;修到三千功行满,凭他作佛与升仙。”又有修士说:“九载功圆,则无为之性自圆,无形之形自妙。神妙则变化无穷,隐显莫测;性圆则慧照十方,灵通无破。故能分身百亿,应显无方,而其至真之体,处于至静之域,寂然而未尝有作者,此其神性形命与道合矣。”亦有修士言说:“实际九年中间,最主要部分为前三年之乳哺阶段,后六年则出神入景,逐渐壮大成长矣。”种种说法,归根到底,所说的也就是“阳神出窍”的问题。”
申斌听到这段内容,心中一动,示意郑珺暂停,凝神思忖。
对于这段话,他倒是有实际的感触,他不禁想起自己通过脑波共振侵入他人梦境的经历,这跟所谓的“阳神出窍”十分相像,而在梦境中的改变形貌,遥控傀儡,又何尝不是化身亿万,变化无穷呢?所以亦可视为分身。只是自己的这种进化速度,怕是让那些大能者也感到瞠目难以置信吧。
申斌稍感到得意马上又有点沮丧,自己现在是野路子,全靠自己摸索着来,之前还有个蚁王一起参详,现在一不小心把它玩丢了,可真是孤家寡人一个了,想起那个小蚂蚁,不禁一阵难过,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找回来。
申斌隐隐感到应该还是有希望的,而希望可能就在郑珺的这段文字中。
郑珺说了这么多的话,感到喉咙有些干涩,见申斌示意她暂停,知道他在思索,便起身下床,走到桌前,倒了一杯水喝,这种天气,水凉的快,壶中的水已经有点凉了,郑珺喝了两口,打了个冷战,忙又躲回床上,拉过被子把脚捂上。
申斌收拢自己的思绪,示意郑珺继续。
郑珺轻咳了一声,清了清喉咙,继续说道:“炼神还虚最后的境界是“炼神者,无神可凝之谓也。缘守中乳哺时,尚有寂照之神。此后神不自神,复归无极,体证虚空。虽历亿劫,只以完其恒性,岂特九年而已哉?九年云者,不过欲使初证神仙者,知还虚为证,天仙之先务也,故九年之中,不见有大道之可修也,亦不见仙佛之可证也。于焉心与俱化,法与俱忘,寂之无所寂也,照无所照也,又何神可云乎?故强名以立法,为末后还虚尔。佛宗云:欲证虚空体,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
郑珺说到这里,迟疑了一下,说道:“这一段和下面的两段听起来感觉挺不可思议的,像是修仙飞升的样子。”
申斌听得这段通篇说的其实就是一个“空”字,对此他现在倒有了些新的想法,毕竟他晚上刚刚经历过了那匪夷所思的寂灭到重生,有了切身的不一样体验。
郑珺说完之后,继续说道:“功夫至此,耳听仙乐之音,又有钟鼓之韵。五气朝元,三花聚顶,如晚鸦来栖之状。心田开朗,智慧自生,明通三教经书。默悟前生根本,预知未来休咎。大地山河,如在掌中,目视万里,已得六通之妙。其实这里所说的炼神还虚的功夫,仍在于一个静字,如此一年、二年,乃至于十年、百年,就可以打破虚空,与道合体。
届时耳朵可以听到仙境的音乐和钟鼓的声音,体内五脏之气凝聚于丹田,可以温养内丹;先天的元精、元气、元神凝聚于丹田,就像夜晚乌鸦栖集于树上一样,心田开阔,智慧明净,融会贯通于儒、释、道三家经典,体悟到生前事情,预知到未来吉凶祸福,大地山河尽在掌握之中,眼睛可以看到万里以外的事物,这表明修炼功夫已经到了天眼通、天耳通、神境通、宿命通、他心通、漏尽通的地步。”
郑珺一口气把这两段说完,暂时先停了下来。
申斌沉吟着,这两段文字中说的还是“空”,只是这里的“空”说的是“时空”。
六通说的正是超越时空出现的异能,他是通过长期的静守温养来达到这种境界。
而且申斌发现关于第三个阶段的论述,尤为详细,不禁想到,或许写下此文的人,可能已达到了这个阶段,而出现六通的异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