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的,不过也就是像那种换换材料,或者缓缓什么光谱波段之类的初始数据,做一样的实验,然后多发几篇论文这样。”
“在整个项目的实验结果上,一般也不会有人造假。”
“毕竟真真假假才能够长久,在呈交出去的课题结果上作假,那就是自杀了,所以一般的老师就算有些作假,也还是有些真功夫在的。”
“但是在不会深究的领域,就比如说硕士研究生的成果上,借用学长学姐的结果,平时作假一两篇的论文。”
“你觉得有多少人能拒绝?这可都是履历啊!”
“导师得到了项目的利益,学生也能够获得成就,更轻松得到毕业证。”
“不说别的,至少我如果能考上研究生,是百分之百能够接受这样的结果的,为什么?因为我根本就没有科研能力。”
“现在很多人,干脆就是为了考研而考研,为了保研而保研。”
“你非要说要求一个人有科研能力,那不是单纯的努力就行的。毕竟科研和考试不一样,需要各种各样不同的素质。”
“所以说,你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限定所有人。”
“当然,作假是不好的,需要受到行业内所有人的抵制。可是这个行业内所有人,当然也包括那些没有更高的素质的学生。”
“甚至在硕士生当中,某些院校里面,这种学生还占据大多数。”
“我们的国情就是这样,所有人都在考学和工作之间挣扎,每个人都经过了努力,一下子让所有人都功亏一篑?”
“那是几千万人?”
“而且就算是造假,其实大部分的论文也是有些作用的。至少多数的老师不会像许璞友这样,纯粹的就直接伪造数据。”
“实验器材学会使用原理,自己写论文,学习别人的先进思路和分析方法,这些也都是给他们将来出去做工作打下基础。”